火爆的ChatGPT背后隐藏的风险解析

共计 2038 个字符,预计需要花费 6 分钟才能阅读完成。

ChatGPT 的法律谜团:谁拥有生成内容的版权?

最近,OpenAI 公司的人工智能聊天工具 ChatGPT 迅速崛起,成为全球范围内的热门应用。

作为一项前沿的数字技术,人工智能正以前所未有的力量改变着我们的生活。在人们对其既好奇又兴奋,甚至有些担忧与抵触之际,如何应对人工智能所引发的法律问题,提升对相关法律风险的警惕显得尤为重要。

火热的 ChatGPT,潜藏的法律风险

网页截图

ChatGPT 生成的内容,究竟归谁所有?

它是否可以被认定为作者?

当前,ChatGPT 的使用场景变得极为广泛,涉及到撰写邮件、视频脚本、文案、代码、诗歌、学术论文等多个领域。

根据一项针对超过 100 名教育工作者和 1000 多名学生的调查,超过 89% 的学生表示使用 ChatGPT 来辅助完成家庭作业。还有一些研究者利用该工具撰写学术论文,针对这一现象,多家学术期刊已经更新了编辑规定,禁止将 ChatGPT 列为共同作者。

那么,从法律角度来看,ChatGPT 能否被赋予作者身份?其生成的文本内容的著作权又归谁所有呢?

大成律师事务所的合伙人李伟华在接受中新网记者采访时指出,根据我国《著作权法》,所称的“作者”是指自然人、法人或非法人组织,因此,人工智能不被视为我国《著作权法》中的“作者”,因而目前难以将 ChatGPT 直接认定为作者。即使在一些少数国家通过立法承认 AI 生成内容可以获得版权保护,这些国家通常也只是将计算机软件的开发者或者在生成过程中作出实质贡献的人视为作者。

同时,他提到,计算机软件开发者与用户之间的协议也会影响著作权的归属。例如,ChatGPT 生成作品的著作权分配情况可以通过其服务条款来了解。

根据 OpenAI 的使用条款,只要用户遵守相关条款(包括某些使用限制),OpenAI 便会将其在生成内容中的所有权利及利益转让给提供输入内容的用户。然而,由于机器学习的特性,不同用户可能会接收到相似或相同的输出内容,而根据条款,只有独特的“输出内容”才能被转让。

因此,这种输出内容的权利转让需要排除展示给其他 ChatGPT 用户的结果,这种限制将导致输出内容著作权的模糊性,并可能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更加不清晰。

火热的 ChatGPT,潜藏的法律风险

资料图:北京,在服贸会首钢园展区,电信、计算机和信息服务展厅里的舞蹈机器人。中新网记者 李骏 摄

人工智能生成的作品

能否被视作原创?

利用人工智能进行内容创作并非新鲜事,但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AI 的内容生产能力显著提升,甚至出现了 AI 创作的画作获奖的情况。

那么,人工智能生成的作品到底能否被认定为原创呢?李伟华表示,我国《著作权法》第三条规定,作品是指在文学、艺术和科学领域中具有独创性并能以一定形式表现的智力成果。因此,从理论上讲,无论是自然人创作的内容,还是 ChatGPT 等人工智能生成的内容,只要符合上述条件,都可以构成作品。

然而,目前中国法律并未明确规定人工智能生成的内容是否可以被视为作品,而我国法院在司法实践中对此也存在不同的理解。对此,李伟华认为,只要人工智能生成的内容满足《著作权法》对作品的构成要件,就应当给予版权保护。

“因为这些看似由计算机或人工智能创作的内容,实际上仍然是人类智慧的结晶,计算机或人工智能不过是在按照人类预设的程序、内容或算法进行计算和输出。”他说。

还有哪些法律风险?

人工智能的迅速发展也带来了新一轮的法律挑战,对于普通用户而言,需要警惕哪些法律风险呢?

李伟华认为,首先是知识产权侵权的风险。ChatGPT 是基于大量不同数据集进行训练的大型语言模型,使用受版权保护的材料训练模型,可能导致该模型在向用户提供回复时不当引用他人的作品,从而引发侵权争议。

他提醒用户要意识到这一风险,并考虑采取措施,例如通过避免过于具体的聊天请求,来降低获取高度相似于特定作品的输出内容的可能性。

其次是数据合规风险。OpenAI 的使用条款规定,OpenAI 对任何用户输入和输出内容拥有广泛的使用权,以改进 ChatGPT。在此背景下,如果用户在输入请求时包含已识别或可识别的自然人信息(未进行匿名处理),则可能侵犯他人的个人信息权益。

因此,用户在使用 ChatGPT 时,应对所有可能涉及个人信息的数据进行匿名化处理,或尽量避免输入任何涉及个人信息的内容。

最后,泄露商业秘密和违反保密义务的风险也不容忽视。李伟华解释称,用户在无防备的情况下,可能在提交请求时输入机密信息。OpenAI 的使用条款并未对用户输入的机密信息提供保护。相反,使用条款规定 OpenAI 对任何用户输入和输出内容拥有广泛使用权以改进 ChatGPT,但用户可以选择不允许 OpenAI 将相关内容用于该目的。

因此,尤其是负有保密义务的用户,在使用 ChatGPT 及类似人工智能工具时,应当采取必要措施,以防止信息泄露。

原标题:《生成内容的归属与潜在风险:ChatGPT 的法律解析》

来源:今日头条
原文标题: 爆火的 ChatGPT,还有这些潜藏风险 - 今日头条 - 手机光明网
正文完
 0
小智
版权声明:本站原创文章,由 小智 于2025-09-29发表,共计2038字。
转载说明:除特殊说明外本站文章皆由CC-4.0协议发布,转载请注明出处。
使用智语AI写作智能工具,您将体验到ChatGPT中文版的强大功能。无论是撰写专业文章,还是创作引人入胜的故事,AI助手都能为您提供丰富的素材和创意,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您只需输入几个关键词或主题,AI便会迅速为您生成相关内容,让您在短时间内完成写作任务。
利用AI智能写作工具,轻松生成高质量内容。无论是文章、博客还是创意写作,我们的免费 AI 助手都能帮助你提升写作效率,激发灵感。来智语AI体验 ChatGPT中文版,开启你的智能写作之旅!
利用智语AI写作工具,轻松生成高质量内容。无论是文章、博客还是创意写作,我们的免费 AI 助手都能帮助你提升写作效ai率,激发灵感。来智语AI体验ChatGPT中文版,开启你的智能ai写作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