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助力论文写作:不可逆转的趋势!

共计 2599 个字符,预计需要花费 7 分钟才能阅读完成。

生成式人工智能的出现让全球局势变得更加复杂。近期,有人将著名作家朱自清的经典散文《荷塘月色》提交至某主流论文检测系统,结果显示其AI生成内容的相似度竟高达62.88%。更为离奇的是,千年名篇《滕王阁序》在检测中被判定为100% AI生成,这标志着现实世界的真伪界限已被AI模糊化。

为了防止学术论文中出现AI造假现象,早在2023年6月,英国《自然》杂志就发表社论,声明不会刊登任何使用生成式人工智能工具创作的图像、视频或插图,除非与人工智能相关的论文。同时,该杂志明确表示不承认任何生成式人工智能工具作为论文的作者。

即使使用了AI,许多人依然不愿意主动披露这一点。视觉中国|图

然而,随着近年来AI相关论文数量的激增,国际学术界和学术期刊的态度正在逐步转变,过去的拒绝态度可能向开放转变。只有在开放研究的背景下,才能有效解决AI撰写论文所带来的重要问题,包括论文的真实性、剽窃现象,以及虚假信息和知识的传播。

《自然》杂志对此态度转变的反映同样明显。2025年5月14日,该杂志刊登了一项针对全球5229名科学家的调查,调查内容涉及AI在论文撰写中的应用,这项调查于3月通过电子邮件进行,重点探讨了当前伦理规范尚不明确的论文撰写和审稿过程。

调查中,虚拟学者“Bloggs博士”询问受访者是否能接受AI生成论文初稿、编辑草稿、撰写章节、翻译文献以及提供同行评审意见等,并调查了他们是否曾使用AI或愿意使用AI,并披露使用情况。

调查结果如预期般显示,受访者对AI在论文撰写中的不同参与形式持有多样化的观点和态度,甚至存在明显的分歧。具体而言:

超过90%的受访者表示接受使用生成式AI进行研究论文的编辑或翻译,但在是否需要披露AI的使用及其方式上存在不同看法。

超过65%的受访者认为可以使用AI撰写文本,包括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然而大约三分之一的人对此表示反对。

超过60%的人认为用AI撰写同行评审报告不太合适,但57%认为使用AI辅助回答手稿相关问题是可以接受的。

尽管调查结果显示大多数人支持用AI撰写文章,但参与调查的受访者中很少有人承认自己使用过AI写作。最常见的是使用AI进行文章编辑,约28%的人承认使用,43%的人表示愿意尝试,而仅有约8%的人使用AI撰写初稿、制作摘要或辅助同行评审。

这些发现表明,虽然多数研究人员支持使用AI撰写文章,但大部分人并未实际采用。原因在于,许多研究人员视使用AI写作为“可悲的作弊和欺诈”。即便有使用AI的行为,很多人也不会主动披露,因为在他们心中,使用AI等同于不诚实,视作学术造假,认为AI生成的研究成果缺乏真实性或是劣质的产物。使用AI的便捷性使得伪造实验数据和调研问卷等行为变得容易。

一个关键问题是,如果实验和调查均由研究者亲自完成,文本的结构与思路也是他们自己拟定的,仅仅是让AI根据提供的材料和指令撰写论文,这种做法是否被允许?

目前,《自然》以及其他调查显示,AI在文本撰写中(包括所有文章)将在未来几年被广泛接受,关键在于如何管理使用。一方面,学界和出版商需制定相关规则,另一方面,作者需要对自己用AI生成的文本承担法律责任,所有使用AI撰写的文章都应声明或披露其使用情况。

国际出版机构现将涉及AI的文本分为两大类:一类是改进文本(如使用AI提升拼写、语法和可读性),另一类是生成新内容。前者无需披露AI的使用,后者则需披露。2023年,荷兰海牙的国际科学、技术和医学出版商协会(STM)建议,在完善、纠正、编辑或格式化手稿等任务中使用AI时无需披露,超出这些基本任务的使用则需要披露。美国医学期刊JAMA要求使用AI的作者提供软件及其制造商的详细信息,以及使用方式的简要说明(仅限于拼写和语法检查等简单任务除外)。而《科学》系列期刊则要求在投稿时同步提交AI使用声明。

在中国,AI在论文写作中同样存在一些禁区。研究者可以利用Elicit梳理文献脉络,使用Zotero管理参考文献,通过Python自动清洗数据(快速有效处理数据);但不得直接使用AI生成的研究假设,严禁用DALL-E虚构实验样本图像。中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申报系统还新增了“AI辅助内容申报项”,若未如实填写,将影响科研诚信评分。

选择使用AI撰写论文和辅助科研是因为AI具备显著优势。首先,AI在文献整合方面展现出强大的效率,借助语义检索技术,AI系统能在五分钟内分析10万篇相关论文(如Semantic Scholar系统),并且AI的数据可视化生成速度快且自动化,AutoML工具已实现实验数据到出版级图表的自动转化(如Tableau集成AI模块)。AI的结构化写作能力也相对更强,例如GPT-4等模型能生成符合IMRaD(引言-方法-结果-讨论)框架的论文初稿,其准确率高达78%(根据2023年《自然》子刊的研究数据)。

尽管许多研究人员不愿意公开声明使用AI辅助写作,但爱思唯尔出版集团旗下75%的期刊作者都在使用AI语法润色工具,而在初稿生成方面,BioGPT能够生成符合生物医学期刊格式的初稿,准确率达92%。

然而,AI的缺陷亦十分明显。AI无法进行创新性的工作、研究和写作。现有AI模型在提出原创理论方面的成功率不足0.3%(根据2024年《科学机器人》研究),逻辑验证存在缺陷,数学推导的错误率高达41%(依据2023年人工智能国际表征学习大会ICLR测试数据),而且AI无法自主规划实验方案(生物实验设计的成功率为0%)。

尽管如此,AI在论文撰写中的应用趋势似乎无可阻挡。可以预测的是,在2025年前,AI主要作为辅助工具,进行拼写和语法检查;到2030年,AI将能建立半自动写作系统,包括初稿生成和文献整合;而到2035年后,AI与研究者将共同进行人机协同的研究和论文撰写(例如假设生成和实验设计)。

针对AI介入科学研究和论文撰写,普遍认可的观点是AI可以作为超级研究助理,承担30%-40%的论文撰写任务,但核心的创新构思、实验验证、实际调查和学术判断仍需依赖人工。人机协同的模式或将成为未来学术写作的新常态,但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完全由AI撰写的文章仍难以达到学术出版的标准,也难以被学界广泛接受。

张田勘

来源:今日头条
原文标题:AI 写论文或难以避免 – 今日头条
正文完
 0
小智
版权声明:本站原创文章,由 小智 于2025-10-03发表,共计2599字。
转载说明:除特殊说明外本站文章皆由CC-4.0协议发布,转载请注明出处。
使用智语AI写作智能工具,您将体验到ChatGPT中文版的强大功能。无论是撰写专业文章,还是创作引人入胜的故事,AI助手都能为您提供丰富的素材和创意,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您只需输入几个关键词或主题,AI便会迅速为您生成相关内容,让您在短时间内完成写作任务。
利用AI智能写作工具,轻松生成高质量内容。无论是文章、博客还是创意写作,我们的免费 AI 助手都能帮助你提升写作效率,激发灵感。来智语AI体验 ChatGPT中文版,开启你的智能写作之旅!
利用智语AI写作工具,轻松生成高质量内容。无论是文章、博客还是创意写作,我们的免费 AI 助手都能帮助你提升写作效ai率,激发灵感。来智语AI体验ChatGPT中文版,开启你的智能ai写作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