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生不老的秘密:硅谷新药丸能否超越ChatGPT?

共计 3246 个字符,预计需要花费 9 分钟才能阅读完成。

作品声明:内容取材于网络

在 ChatGPT 还未完全改变我们与手机交流的方式之际,奥特曼已经携带着人工智能进入了一个全新的战场——人类与时间的抗争。10 月份,Retro 公司宣布了一项重磅投资,金额高达 1.8 亿美元,计划于年底前在澳大利亚进行首次人类试验,受试者将吞下被称为“清理大脑垃圾”的药丸 RTR242。这一创新不仅仅是趋向于“延缓衰老”,而是追求“逆转”——通过激活神经细胞的自噬机制,清除堆积的变异蛋白,以期恢复阿尔茨海默症患者的记忆。硅谷的巨头们也纷纷投入“长生不老”的赛道:贝索斯豪掷 30 亿投资 Altos Labs,谷歌的创始人参与了 Calico,连马斯克都打趣这是“富人的新游戏”。然而,当人工智能开始设计蛋白质,资本高喊“逆龄十年”的口号时,这究竟是医学领域的创新,还是被科学包装的资本泡沫?那颗即将被吞下的药丸,是否承载着人类对抗衰老的希望,或是硅谷大佬们的亿万雄心?

一、从“延缓”到“逆转”:抗衰老领域的范式变革

在 Retro 公司的实验室,常常能听到一句话:“我们并不是在和疾病抗争,而是在与时间分道扬镳。”这句话揭示了抗衰老领域正在进行的深刻转变——从“延缓衰退”向“主动逆转”迈进。

过去十年,传统制药公司在抗衰老方面的策略始终停留在“修补”的层面。例如,百健和礼来的阿尔茨海默症新药虽然可以减少大脑内 β - 淀粉样蛋白斑块的积累,从而减缓认知衰退,但患者每月需要去医院接受输液,每次的治疗费用高达上万美元,还需定期进行脑部成像以监测副作用。更重要的是,这些药物只能做到“延缓”,而无法“逆转”——就像你看到手机电量缓慢减少,却无法将其充回 100%。

Retro 的 RTR242 采取了截然不同的路径。它的目标并非是表面的“斑块”,而是细胞内部的自噬机制。这个概念早在 2016 年便因日本科学家大隅良典的研究获得诺贝尔奖,简单来说就是细胞能够自我清理损坏的蛋白质和细胞器,类似于为细胞“清理内存”。年轻人的细胞自噬活跃,能及时清除垃圾,而老年人的自噬系统则常常失灵,垃圾日益堆积,导致神经细胞崩溃,记忆也因此模糊不清。

然而,Retro 的目标远不止于此。他们不仅致力于开发脑部药物,还在探索“血干细胞疗法”和“中枢神经系统修复”,计划更换老化的免疫细胞,为受损神经提供修复。首席执行官 Joe Betts-LaCroix 用一个硅谷式的比喻形容:“就像空调让我们告别了天气的束缚,我们希望能让衰老和退化彻底分开。”这听上去仿佛科幻,但其实背后有着更为严峻的逻辑:传统制药公司仍在“治病”,而 Retro 已经在“重塑生命的规律”。

这一转变并非偶然。过去五年间,抗衰老研究领域接连取得了“里程碑式”的突破:2020 年,哈佛团队利用 Yamanaka 因子使小鼠“返老还童”;2023 年,人工智能设计的抗衰老分子在果蝇身上延长了 50% 的寿命。这些成果使硅谷的投资者们相信,衰老并非自然法则,而是“可修复的程序漏洞”。因此,资本开始疯狂涌入——全球抗衰老初创公司的融资额从 2020 年的 12 亿美元,猛增到 2024 年的 78 亿美元,而 Retro 则是这场资本狂欢中最引人瞩目的存在。

二、AI 造药的真相:是加速器还是噱头?

“GPT-4b micro 使干细胞标记物的表达量提升了 50 倍”——Retro 与 OpenAI 的合作成果被媒体誉为“AI 造青春”的奇迹。然而,若深入实验室的真实情况,真相却并非如此简单。

在 Retro 的研发过程中,AI 究竟发挥了何种作用?它并不是像科幻电影中那样“一键生成药丸”,而是辅助科学家“设计重编程因子”。简单来说,重编程因子是让细胞“恢复年轻状态”的“开关”,而传统方法则需要科学家手动筛选上百种蛋白质组合,这不仅耗时且费力。GPT-4b micro 的功能是通过分析海量生物数据,预测哪些蛋白质组合能够更有效地激活自噬系统。Retro 的实验数据显示,AI 设计的组合确实使干细胞的标记物表达量提升了 50 倍,但这只是“实验室培养皿里的成功”,离人体的“安全有效”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AI 的角色:辅助者而非创造者

更重要的是,人工智能在这项工作中充当的角色更接近于“高级计算机”,而非“创造者”。它的确加快了筛选流程,但无法独立产生科学定律。例如,自噬系统的激活阈值究竟是多少?如果过度激活,是否会误伤正常细胞?这些问题 AI 无法解答,依然需要科学家通过实验逐步探索。正如 Retro 所指出的:“AI 帮助我们减少了 90% 的试错过程,但剩下的 10% 仍需依赖人体实验逐步解决。”

长生不老的秘密:硅谷新药丸能否超越 ChatGPT?

这并非 AI 首次被誉为“药物开发的奇迹”。2023 年,DeepMind 的 AlphaFold 成功预测了 2 亿种蛋白质的结构,号称“生物界的登月计划”,但至今还没有一款基于 AlphaFold 的药物问世。AI 确实能够缩短研发时间——传统制药公司研发新药平均需要 10 年和 28 亿美元,而 Retro 则将早期筛选时间压缩至 18 个月,但这并不意味着“成功率的提升”。截至 2024 年,全球通过 AI 设计的候选药物进入临床的比例不足 5%,与传统方法的成功率几乎相当。

当奥特曼说“AI 将像互联网一样改变生命科学”时,我们需要保持警醒:AI 是一个极好的工具,但绝不是“灵丹妙药”。Retro 的药物能否成功,最终取决于自噬系统重启的安全性、蛋白质清除的效率以及长期服用可能带来的副作用——这些都需要通过第一位受试者在吞下药物后,经过时间的检验逐步明晰。

长生不老的秘密:硅谷新药丸能否超越 ChatGPT?

五、当医学被商业化:我们应当期待还是警惕?

当第一位受试者服用 RTR242 的那一刻,不仅标志着 Retro 的重要里程碑,也代表着医学研究模式的重大转型——随着资本、人工智能与硅谷理念的深度融合,医学正逐渐由“拯救生命”转变为一种“风险投资的商业行为”。

这种转型有其积极的一面:确实促进了前沿技术的快速应用。传统制药公司开发一款新药平均需要十年,而 Retro 将这一时间缩短至三年;传统药企不敢触碰的“抗衰老”领域,因为资本的风险承受能力而焕发生机。正如 Altos Labs 的首席科学家所言:“没有贝索斯的三十亿,我们根本不敢启动干细胞重编程的人体试验——传统制药公司会认为‘投入产出比太低’。”

然而,风险同样突出。资本逐利的本质可能使研发更倾向于追求“短期亮点”而非“长期安全”。Retro 计划在三年内完成Ⅰ-Ⅲ期临床试验,而传统药企平均需要八年——时间的压缩或许意味着对副作用观察的不足。2021 年,一家抗衰老初创公司因急于推进临床试验,导致两名受试者出现严重神经损伤,最终宣告破产。此外,更隐秘的是“数据美化”:为了吸引下一轮的融资,公司可能会选择性地发布“吸引眼球的数据”,掩盖潜在的风险,这在硅谷的初创企业中并不罕见。

普通人应如何看待这场“逆龄赌局”?或许可以采取一种“理性乐观”的态度:期待科学的进步,但不盲目相信“科技神话”。Retro 的药物或许在某些方面会取得进展(如改善轻度认知障碍),但距离“逆转十年衰老”的目标仍有很大的距离;虽然人工智能能够加速医学研发,但无法替代严谨的科学验证;资本的涌入将推动行业的进步,但最终受益的可能只是少数人。

归根结底,人类对抗衰老的渴望从未改变。从秦始皇派徐福探寻仙药,到如今硅谷利用人工智能研发药物,根本上都是对“时间有限”的恐惧。然而,生命的真正价值或许不在于“活得多长”,而在于“活得多精彩”。正如一位神经科医生在知乎上所说:“我见过八十岁依旧在广场上跳舞的老人,也见过五十岁就因焦虑而垮掉的年轻人——健康的心态,或许比任何‘逆龄药’都更为有效。”

年末,当那位来自澳大利亚的受试者服用 RTR242 时,我们将见证科技与时间之间的较量。无论结果如何,这场赌局已然向我们传达:人类从未停止对“长生”的幻想,但真正的“逆龄”,或许始于我们接受“生命有限”,并依然选择认真生活的每一刻。

来源:今日头条
原文标题: 硅谷新赌局:砸钱买长生,这颗药丸会是下一个 ChatGPT 吗?– 今日头条
正文完
 0
小智
版权声明:本站原创文章,由 小智 于2025-09-29发表,共计3246字。
转载说明:除特殊说明外本站文章皆由CC-4.0协议发布,转载请注明出处。
使用智语AI写作智能工具,您将体验到ChatGPT中文版的强大功能。无论是撰写专业文章,还是创作引人入胜的故事,AI助手都能为您提供丰富的素材和创意,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您只需输入几个关键词或主题,AI便会迅速为您生成相关内容,让您在短时间内完成写作任务。
利用AI智能写作工具,轻松生成高质量内容。无论是文章、博客还是创意写作,我们的免费 AI 助手都能帮助你提升写作效率,激发灵感。来智语AI体验 ChatGPT中文版,开启你的智能写作之旅!
利用智语AI写作工具,轻松生成高质量内容。无论是文章、博客还是创意写作,我们的免费 AI 助手都能帮助你提升写作效ai率,激发灵感。来智语AI体验ChatGPT中文版,开启你的智能ai写作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