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计 2241 个字符,预计需要花费 6 分钟才能阅读完成。
《科创板日报》8 月 12 日报道(记者 李佳怡) 随着 ChatGPT 的推出,Grok4 也宣布全面开放免费使用,AI 免费大战即将开启?
在 8 月 11 日,xAI 在 X 平台上发布消息称,Grok4 现已向所有用户免费提供,尽管免费用户每天的查询次数有限,超出后便需订阅付费服务。这使得每月支付 30 至 300 美元的用户纷纷感到“被背刺”。
《科创板日报》记者的实测显示,免费用户在 12 小时内只能进行 3 到 5 次 Grok4 的查询,超出后只能使用 Grok 3。这一限制引发了广泛的用户质疑,认为 xAI 所称的“宽松使用限制”与实际体验之间存在巨大差距。
12 小时限制 5 次查询,付费用户愤怒感叹“被背刺”
xAI 指出,在自动模式下,Grok 会将复杂的查询转至 Grok4 处理;而选择“专家模式”时则能够持续使用 Grok4。
通过实测操作,记者验证了这一功能。同时,启用“快速回应”模式时,系统会自动切换到 Grok3,而“Heavy”模式目前仅面向 SuperGrok Heavy 用户开放。
据了解,Grok 提供了两种订阅选项,即每月 30 美元的 SuperGrok 与每月 300 美元的 SuperGrok Heavy。此前需要付费的 Grok4 现在免费开放,使得许多付费用户感到受到了“背刺”。用户们认为,Grok4 的免费化将削弱订阅服务的价值,因此也对 30 美元和 300 美元的月费合理性提出了质疑。
某用户直言:“为何给 SuperGrok 会员不提升 grok4 Heavy 的使用权限?这让我升级变得毫无意义!”
此外,关于 Grok4 每日免费查询的限额,Grok 官方在 X 平台上曾回复网友,称免费用户每 12 小时最多可使用 5 次,而在 Grok4 临时升级期间,注册超过 7 天并通过电话验证的用户,每 2 小时可以获得 10 次的查询额度。
《科创板日报》记者实测时发现,在第四次向 Grok4 提问时,系统便拒绝回答,并提示:“您的 Grok 使用限额已达上限,请升级到 SuperGrok。”此时,仅剩的 Grok3 的“快速回应”模式能够正常运作,而“自动模式”和“专家模式”则无法使用。
许多用户纷纷表示,xAI 所宣称的“宽松使用限制”与实际的使用次数差距较大。
一位用户向《科创板日报》记者坦言:“我理解 AI 的运行成本高,限额可以接受,但免费次数实在太少。有时候一个问题还没问清楚,5 次就用完了,得等 12 小时才能继续,这种机制确实不太合理。”
至今,针对用户对“免费开放”政策的质疑,xAI 和马斯克方面尚未对此作出官方回应。
AI 免费大战来临,你会选择 ChatGPT- 5 还是 Grok4?
Grok4 的全面免费开放,正好发生在 GPT- 5 发布后的三天内。
面对 OpenAI 将其旗舰模型向所有用户开放,从免费用户到 Team、Plus、Pro 和 Team 用户,这一举措打破了以前高端 AI 模型仅向付费用户开放的常规。因此,市场普遍认为,xAI 的这一举措可能是对竞争对手的反应。
尽管两者都在推广“免费策略”,但 GPT- 5 与 Grok4 在技术路径和功能特性上却有明显差异。
具体来说,OpenAI 在此次 ChatGPT- 5 的升级中,专注于专业能力的提升。例如,在编程领域,GPT- 5 能根据用户的一次提示高效生成具备视觉协调性的网站、应用程序和游戏原型。同时,GPT- 5 在可靠性方面也下了很大功夫,显著降低了幻觉率,尤其是在健康医疗领域,提供个性化建议的能力也得到了加强。
OpenAI 的首席执行官山姆·奥特曼在发布会上多次强调,GPT- 5 能够提供“与各领域博士级专家对话”的独特体验。有趣的是,早在 xAI 发布 Grok4 时,马斯克也曾提到类似的观点,声称:“Grok 4 在各方面表现都优于博士水平。”
Grok4 在深度推理能力上展现出了显著的技术优势。根据权威基准测试 HLE(人类终极考试)数据,该模型在无需工具的情况下准确率为 25.4%,若使用多智能体协作,其得分可提升至 44.4%。在数学领域,其表现尤其突出,曾在美国数学邀请赛 AIME 25 中取得满分。此外,Grok4 的数据处理架构原生支持 X 平台实时信息流整合,具有自动捕获社交动态和事件关联的能力。
OpenAI 和 xAI 这两大技术巨头相继推出的免费策略,在重塑 AI 服务的价值链和盈利模式的同时,也将 AI 模型行业的用户争夺战推向了新的高度。
随着 AI 使用门槛的不断降低,用户对功能深度与服务体验的期待也将进一步提升。在情绪价值需求日益扩大的背景下,AI 陪伴服务正逐步从边缘需求转变为用户争夺的核心战场。
《科创板日报》记者注意到,面对用户对 AI 模型日益增强的情感依赖,两个巨头也相应调整了策略,以吸引更多用户并占领市场高地。
OpenAI 在 ChatGPT- 5 中引入了四种人格架构,包括挑剔者(犀利毒舌型)、机械(高效直言型)、倾听者(善解人意型)和技术宅(热情探究型),用户可根据需求切换不同的对话代理。同时,面对市场对 GPT-4o 拟人化特质的强烈需求,OpenAI 迅速做出反应,将之前下线的 GPT-4o 重新整合回系统。
另一方面,xAI 推出了一款以二次元虚拟形象 Ani 为代表的陪伴型 AI,通过高度拟真的人格建模,将传统工具转化为深度情感陪伴的载体。其核心机制旨在建立情感依赖关系,并最终通过情绪价值绑定来提升用户粘性。
需要注意的是,OpenAI 的首席执行官山姆·奥特曼对用户过度依赖 AI 的现象表达了一些担忧。他指出,“未来很多人在做出重要决定时,可能会真正依赖 ChatGPT 的建议。这一前景虽然看似美好,但也令人不安。”因此,他强调需要积极思考对策,以确保 AI 的整体利益大于其弊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