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计 880 个字符,预计需要花费 3 分钟才能阅读完成。
本报讯(记者袁传玺)《人民日报》最近发表了一篇专家评论,指出“人工智能 +”正为各行各业提供服务。作为人工智能技术应用的前沿,大型模型正为产业的进步提供强有力的支持。在视频大模型的应用领域,国产大模型正在深入融入各个行业。
快手的高级副总裁、可灵 AI 事业部负责人兼社区科学线负责人盖坤在接受《人民日报》采访时强调,“可灵作为视频大模型,旨在服务于 AI 时代的视频内容创作,努力推动内容产业向智能化、高效率和低门槛方向发展。”
《人民日报》报道称,目前 AI 视频生成技术已经广泛应用于广告、电商、短剧和教育等多个领域,显著提升了制作效率并降低了成本。例如,一部由人工智能生成内容(AIGC)的短剧,在快手可灵的辅助下,整体制作时间仅为传统制作时间的三分之一。预计到 2025 年第二季度,可灵的收入将超过 2.5 亿元,其中近 70% 来自专业创作者。与此同时,海外创意平台 Freepik 已接入全球超过 10 个的视频生成大模型,显示出中国技术团队在场景理解和用户体验等方面的明显优势,快手可灵生成的视频数量超越了其他模型的总和。
《证券日报》的记者也注意到,瑞银和摩根士丹利等机构近期纷纷发布报告,关注可灵 AI 的后续发展。普遍认为,AI 视频生成市场的规模预计将达到 1400 亿美元,而可灵在竞争中具有明显优势。作为行业的先锋,可灵在模型质量和产品创新方面持续领先。自 4 月份以来,可灵 AI 的月收入稳定超过 1 亿元,位居全球第一。
在政策层面上,国务院于 8 月 26 日发布了《关于深入实施“人工智能 +”行动的意见》,提出了加快实施六大重点行动和八项基础支撑能力的措施。对此,盖坤在接受《证券日报》采访时表示:“我们坚信,AI 将在未来社会的各个领域发挥赋能作用,深刻改变信息的获取、决策和行动方式。”
(编辑 张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