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计 1236 个字符,预计需要花费 4 分钟才能阅读完成。
随着人工智能写作工具的广泛应用,许多人热衷于追求通过 AI 轻松创作爆款文章和获得丰厚收益。然而,在实际操作中,很多人却陷入了作品数量多但质量差、文章优秀却报酬低、依赖工具而缺乏思考的误区。基于长时间的实践经验,本文将对 AI 写作的认知偏差和真实价值进行分析,以帮助创作者找到方向。
大家好,我是成哥,专注于微信公众号运营与 AI 写作。我希望我的每一次分享都能带给你新的启发。你是否注意到,自 AI 写作工具流行以来,市场上充斥着“如何通过 AI 每月收入十万”的课程呢?
回顾我过去两年的 AI 写作经历,从最初的 ChatGPT 到目前各种专业写作工具,我经历了创作爆款与无人问津的文章。
今天,我想和你分享三个关于 AI 写作的误区。
01 产出多≠爆款多
刚接触 AI 时,我每天能生成 20 篇文章。根据概率学的原理,写 100 篇总能有几篇是爆款吧?
然而,实际情况是,我整整一个月写下 300 多篇文章,最高阅读量的一篇都没有超过一万次。
而我用心创作的一篇,轻松突破了 10 万 + 的阅读量。
虽然数量的确有助于提高爆款的可能性,但如果质量不佳,无论写得再多也是徒劳。
这就像买彩票,买 100 张与买 1 张,中奖的几率其实是相同的。
02 写得好≠赚得多
有人可能认为在自媒体时代,擅长写作的人都能轻松赚到大钱,但事实并非如此。
我有一位朋友,文笔非常出色,写的文章常常被转载,但她的收入却比不上一个只会写软文的小博主。
原因何在?
因为“优秀的文章”和“有价值的文章”是截然不同的概念。
你可以把道理说得非常透彻,文采斐然,让读者感慨“真是写得好”。
但之后呢?就没有然后了。
而如果你能让读者在阅读后产生购买欲,即使文笔普通,也会有人争相购买。
真正能让人掏钱的文字,才是最具价值的文字,尤其是那些带动消费的文章。当然,对于截图这种做法我并不推荐。
03 拥有 AI≠不需动脑
许多人认为有了 AI,就可以轻松成为甩手掌柜。只需输入一串提示词,即可坐等 AI 输出完美的作品。
其实,AI 仅仅是个工具,和笔没有本质区别。
同一支笔,王羲之能写出《兰亭序》,而你也许只会画个火柴人。
其中的差别在哪里?在于人,而非工具。
我看到太多人只关心 AI 写作哪家最好,是否能分享提示词。
然而,如果你自己不知道想要表达的内容,再优秀的 AI 也无法产生好的结果。
AI 是一件好东西,但前提是你得有自己的想法。
结语
写到这里,我想表达的其实很简单:
不要被那些“AI 写作快速入门班”所迷惑。真正的写作能力,永远不是靠工具可以解决的。
没错,AI 的确很强大。但更为重要的是,懂得如何驾驭它的人。
本文由人人都是产品经理的作者【成哥 AI 写作】原创 / 授权发布,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源于 Unsplash,基于 CC0 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