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计 1645 个字符,预计需要花费 5 分钟才能阅读完成。
【环球网科技综合报道】在 11 月 17 日举行的“2024 大湾区科学论坛——人工智能分论坛暨第五届中国(广东)人工智能高峰论坛”上,百度集团副总裁兼深度学习技术及应用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副主任吴甜指出,科技的迅猛发展使得人工智能逐渐成为推动社会经济进步的重要力量,而大型模型正在重塑产业的智能引擎。
吴甜,百度集团副总裁、深度学习技术及应用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副主任
吴甜表示,生成式人工智能以大模型为基础,正在推动人工智能进入崭新的发展阶段。得益于自监督算法的突破,大模型能够在海量数据中进行基础训练,形成对世界的基本认知,并能够根据具体场景进行灵活适应,从而在广泛的应用中表现出色。
早在 2018 年末,百度便已着手开展大模型的技术研发。2019 年 3 月,文心大模型 1.0 正式发布,而今年 6 月则推出了文心大模型 4.0 Turbo,基础模型持续更新,背后的知识增强、检索增强与智能体技术也在不断优化。吴甜指出,智能体技术是基于大模型构建的复合人工智能系统,旨在将基础模型与实际产业应用场景有效结合,以便在复杂的行业任务中实现落地应用。
去年 10 月,百度推出了智能体机制,并以人类思维系统为蓝本研发了系统 2。其核心构成包括理解、规划、反思和进化的思考模型,具备可靠执行与自我进化的能力,并在一定程度上实现思考过程的透明化,使得机器能够像人类一样思考与行动,自主完成复杂任务,并在环境中不断学习与进化。为了解决复杂任务,多智能体之间通过中心化、去中心化及流水线等多种组织模式进行协作,从而有效提升整个智能系统的效能。
吴甜在大湾区科学论坛上介绍知识增强大语言模型文心一言
会议现场,吴甜展示了代码智能体的具体应用。以基于文心大模型的运营活动系统为例,模型首先理解用户的需求,接着进行系统设计,再规划相关的任务进行执行,随后根据规划生成代码,逐步实现系统的构建与服务部署。如果部署过程中出现失败,模型能够根据错误信息进行自动反思和迭代,直到成功部署,确保服务顺利运行。
随着人工智能通用能力的增强,它在各个领域的应用也愈加深入,正为农业、制造业、能源、交通、金融、教育、医疗、媒体等行业的转型提供强大助力。
例如,在工业领域,百度与中天钢铁合作,建立了钢铁行业的数据库和知识库,基于此部署中天南通大模型,成功落地于生产、财务和人事等多个应用场景,显著提高效率;在政务领域,百度与北京海淀区政府合作,借助文心大模型开发政务大模型,将原本需要 3 天的数据信息查找和指标计算工作缩短至 1 分钟,而图表绘制和报告撰写的时间则从 5 天减少到 30 分钟。
大型模型不仅在上述行业中展现出系统化的应用,在零售等领域也实现了更为细化的场景应用。例如,在电商直播中,基于大型模型的复杂内容创作智能体可以生成多种风格的直播脚本,既可以是巧妙幽默的文采风格,也可以是热情奔放的推销风格,满足不同直播场景的需求。根据介绍,目前在百度平台上进行直播的运营成本降低了 80%。在智能导购的场景中,传统官网仅能提供静态展示,而基于智能体构建的智能官网则可以主动推荐、及时响应并提供一对一服务,显著提升互动营销的效率。例如,比亚迪的官方智能体上线后,销售转化率提升了 119%。
根据公开信息,目前文心大模型的日均调用量已突破 15 亿次,而文心一言的用户总量达到 4.3 亿。如今,各行各业都在根据自身场景与经验、规范、数据等进行大模型的产业实践,形成庞大的应用生态。
最后,吴甜强调,技术的变革推动应用的创新,而应用的爆发又创造了商业价值,商业生态的形成反过来进一步促进了技术的迭代,这已成为人工智能大模型发展的重要驱动力。展望未来,更多行业和应用场景将依托大模型技术,带来更多的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