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计 806 个字符,预计需要花费 3 分钟才能阅读完成。
让人忍俊不禁的是阿里所推出的 Qwen Code 工具,值得注意的是,我所提到的并非 Qwen 3 Coder 模型本身。

直接使用 gemini CLI 进行修改(或许并非是对 gemini CLI 的修改,而是采用了他人已经调整好的 Gen-Cli)并将其应用到自己的 API 上,连提示词都没有变化。
尽管通过 gemini CLI 调用 DeepSeek R1 和 V3 等本身就具备相当智能的语言模型尚且可行,但若稍微降低智能水平(例如使用 gemini 2.5 flash),则完全就是浪费 token 的行为。
有趣的是,尽管 Qwen 3 Coder 在一次性编写代码方面表现出色,但其基本智能水平却相对普通,甚至可能不及 gemini 2.5 flash lite。
因此,最终的结果是,token 的浪费严重,实际上并无法完成任何实际的工作。
Qwen 3 Code 并不适合用于单一智能体框架(如 gemini CLI),而在 Kilo Code 这类高度可定制的多智能体框架中则会更加合适。

在这种框架中,OpenAI o3 负责信息检索与研究,gemini 2.5 pro 则专注于方案制定,而 Qwen 3 Coder 则承担编码任务。如此一来,整个流程显得更加顺畅。如果方案给得详细,Qwen 3 Coder 甚至会比 Claude 4 更能遵循指令。
将一个智能水平不高(几乎可以说是完全不智能)的模型放入单一智能体框架内,实在是有些不明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