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计 729 个字符,预计需要花费 2 分钟才能阅读完成。
中新网北京3月6日电(记者 孙自法)人工智能(AI)在天文学的应用效果如何?国际著名期刊《自然》于北京时间3月6日凌晨在线发表了一篇论文,指出一种新型的机器学习技术可能帮助天文学家更迅速地确定双中子星合并的准确位置。
双中子星合并的艺术图(图片
根据论文的介绍,研究者使用特定算法分析来自中子星合并的引力波信号,能够在信号抵达地球后仅用一秒钟时间就对合并事件进行检测和定位。这种自动化对恒星合并引力波的探测,或将为我们提供全新的宇宙事件理解。
文中提到,地球上的探测器可以捕捉到双中子星合并所产生的引力波,但若想深入了解这些恒星的性质及其碰撞时的动态,仍需迅速进行后续观测。传统方法在获取数据的速度上常显不足,以至于在合并发生的关键时刻无法准确对准望远镜。基于机器学习的策略能够加快这一分析流程,但由于信号的复杂性和时长,定位精度仍然受限。
本研究中,论文的第一作者及通讯作者,来自德国马克斯·普朗克智能系统研究所的Maximilian Dax及其团队,提出了一种名为DINGO-BNS的机器学习方法。这一新方法能够在引力波被探测后,对双中子星合并事件进行高精度的表征和定位,不仅在速度上超越了早期版本,而且结果的准确性提高了30%。
双中子星合并的艺术图(图片
论文的作者们总结指出,DINGO-BNS所提供的详尽数据将帮助研究人员确定哪些事件最值得利用昂贵的望远镜时间。他们相信,人工智能在天文学领域的应用,未来或将促进对其他引力波源的探测,从而深化人类对宇宙的整体理解。(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