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工快评丨关于“AI率”论文查重的急躁心态需谨慎对待

共计 990 个字符,预计需要花费 3 分钟才能阅读完成。

评论员:陈婉扬

又到了一年一度的毕业季。根据《解放日报》等多家媒体的报道,部分高校开始要求学生的毕业论文除了需经过查重之外,还需检测使用AIGC(人工智能生成内容)的情况。这意味着,如果检测结果显示论文中AI生成的内容比例过高,学生可能会面临修改论文、进行二次答辩,甚至无法顺利毕业的风险。

在现实中,许多学生反映,一些AI检测工具存在误判的现象:有的学生在同一平台上对同一篇论文进行检测,第一次的检测结果为10.37%,而第二次却飙升至27.54%;还有学生的原创内容整段被系统误判为AI生成;更有学生发现,即使论文的主要内容是数学公式,系统依然显示出超过30%的AI检测率……面对这些“黑箱”般的AI检测工具,学生不得不不断修改论文,甚至不得不花钱请商家降低重复率,承受了不必要的经济负担与心理压力。

那么,这些AI检测工具到底靠不靠谱呢?一些专家指出,现阶段的技术水平下,AI模型与检测模型之间实际上仍在进行一场“互相猜测”的博弈。因此,将其作为评价标准固然有其合理性,但同时也存在局限性——“很多判断实际上都夹杂了AI的‘主观经验’”。

不可否认,某些工具确实能够发现学生过度使用AI的情况。然而,从目前的准确性来看,将检测结果作为重要的判定标准,似乎有些过于急迫。

一些高校正在积极探索更科学规范的AI工具使用方式。例如,有些高校明确规定AI在毕业论文写作中各个环节的具体应用规则——允许在文献检索和管理、参考文献格式检查等方面使用AI,但要求复核以确保真实性;禁止直接使用AI工具撰写论文主体和致谢部分;还有些高校将教育教学领域的AI工具应用划分为禁止、限制和鼓励使用三类,进行分级分类管理……这些措施不仅为AI工具在教学中的应用提供了清晰的界限,也有助于促进二者的良性互动,值得进一步探索。

实际上,毕业论文“AI检测率”引发的争议,正是当前AI融入教育体系的一个缩影。以更加审慎和包容的态度,逐步探索出更为科学合理的应用路径,应该成为共识。既要鼓励使用AI工具,增强教学与学习的效果,也要制定良好的规则,积极应对可能出现的风险与挑战。如此,才能更合理地驾驭AI技术,使其更好地服务于人们的工作与生活。

来源:今日头条
原文标题: 中工快评丨论文要查“AI 率”?别操之过急 – 今日头条
正文完
 0
小智
版权声明:本站原创文章,由 小智 于2025-10-03发表,共计990字。
转载说明:除特殊说明外本站文章皆由CC-4.0协议发布,转载请注明出处。
使用智语AI写作智能工具,您将体验到ChatGPT中文版的强大功能。无论是撰写专业文章,还是创作引人入胜的故事,AI助手都能为您提供丰富的素材和创意,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您只需输入几个关键词或主题,AI便会迅速为您生成相关内容,让您在短时间内完成写作任务。
利用AI智能写作工具,轻松生成高质量内容。无论是文章、博客还是创意写作,我们的免费 AI 助手都能帮助你提升写作效率,激发灵感。来智语AI体验 ChatGPT中文版,开启你的智能写作之旅!
利用智语AI写作工具,轻松生成高质量内容。无论是文章、博客还是创意写作,我们的免费 AI 助手都能帮助你提升写作效ai率,激发灵感。来智语AI体验ChatGPT中文版,开启你的智能ai写作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