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计 2381 个字符,预计需要花费 6 分钟才能阅读完成。
人工智能技术的迅猛发展,使得人们在各个领域的应用愈加广泛,特别是在撰写文稿方面。越来越多的人开始使用AI工具来生成文案和评论,许多高校的学生也在学术论文写作中运用这些工具。
确实,利用AI进行论文撰写比起传统的查阅书籍或在线搜索资料更为便捷,但同时也引发了诸多问题与讨论。最近,复旦大学发布了《关于在本科毕业论文(设计)中使用AI工具的规定(试行)》,详细阐述了在本科毕业论文(设计)撰写中如何合理使用人工智能工具。
除了复旦大学,全国已有多所高校开始制定相关规范,以指导学生如何在论文写作中合理使用AI。这些规范具体提出了哪些要求呢?在学术写作中,AI的使用到底应遵循哪些界限?
AI在学术论文写作中的普及
如今,各类AI工具层出不穷,智能化程度也在不断提升,AI参与学术论文写作已成为一种常态。今年刚刚考取研究生的小蔡向中国之声透露,他在撰写本科毕业论文时也曾使用过AI工具。
小蔡:我们学生在写论文和其他文稿时,使用AI的情况非常普遍,这主要是为了节省时间和提高效率。将我们不熟悉的问题直接输入AI,它能给出系统而全面的解答,从而增加我们对相关技术和背景的理解。
小蔡承认,虽然AI工具显著提高了背景资料查询的效率,但在真正的论文写作过程中,他并不完全依赖这些工具。
小蔡:它确实节省了大量时间,不再像以前那样需要翻阅大量文献,能更快地掌握技术。在写作的后期,许多高校也在对此进行了讨论。虽然我个人不会直接依赖AI进行写作,每个人的风格各有不同,主体部分必须基于自己的实验数据或研究过程来撰写。将AI提供的文本直接改写用于背景介绍,会让文章的逻辑显得拼凑而不连贯。
河南师范大学的毕业生小韩也分享了他的经历,他提到他的室友因为过度依赖AI工具而遭遇了一些问题。
小韩:我的论文中AI占的比重不大,而我室友的论文则占比很高,他第一次AI查重率超过了80%。AI生成的内容通常包含一些重要的逻辑连接词,例如“首先”、“其次”、“然后”、“最后”,还有“虽然”、“但是”等关联词。实际上,他的论文查重率在30%左右,并不算特别高。由于AI生成的内容查重率偏高,他进行了语句和语序的调整,删除了一些关联词,最终降低了查重率。
高校纷纷出台AI使用规定
显然,过度依赖AI工具与学术研究和论文写作的初衷背道而驰。复旦大学近期发布的《关于在本科毕业论文(设计)中使用AI工具的规定(试行)》明确定义了AI的使用范围及原则,同时指出了禁止使用的具体情形,涵盖了研究方案设计、创新方法设计、算法框架搭建、论文结构设计和创新总结等多个方面。例如,禁止使用AI工具生成或修改本科毕业论文(设计)中的原始数据、原创性或实验性的结果图像、插图等;禁止直接使用AI生成的论文正文、致谢或其他组成部分;禁止使用AI进行语言润色及翻译等。
记者了解到,自今年以来,中国传媒大学、福州大学、湖北大学、天津科技大学等多所高校都在试行或推出了相关规定,以规范学生的毕业论文(设计)写作。
天津科技大学教务处副处长孔林涛:AI可以作为一种重要的辅助工具,但绝不能形成依赖,更不能让其成为主流。因此,我们在毕业设计的常规查重之外,还对AI生成内容进行专门检测,以防止学生产生过度依赖的情况。在这样的努力下,整体上,从教指委、学院以及毕业生的角度来看,这些规定得到了支持和认可。同时,规定的实施确实发挥了积极效果,很少有同学依赖AI生成毕业设计。但起初大家并未意识到使用的程度问题,经过检测后能有效调整。
孔林涛表示,学校规定查重结果不得超过30%,而AI检测显示的智能生成内容比例原则上不应超过40%,对于超出AI检测标准的学生,学院将发出警示。
孔林涛:关于参数的设定也经过综合考虑,反映了我们对AI时代的欢迎与接纳态度。我们有时会因为AI的强大功能而忘记最初的目标,失去方向,因此我们的限制旨在帮助学生回归正轨。
多方面共同努力以规范AI应用
记者在搜索时发现,关于AI代写的帖子层出不穷。在与一位工作人员联系后,该工作人员告诉记者,AI生成论文的收费标准为每千字15元,一篇万字的论文约为150元,需求越详细,生成的论文质量越高。如果论文未能通过查重软件的AI检测,还可以进行“降AI”的处理。
工信部工业和信息化法治战略与管理重点实验室副主任赵精武表示,在AI技术迅速发展的当下,全面禁止其在论文写作中的应用并不实际。
赵精武:AI在学术论文写作中的辅助作用主要体现在论文润色、评审辅助和编辑反馈优化等方面。对AI合理应用的边界必须有基本的认知。AI应当是对论文写作的锦上添花,论文的主要内容和核心观点应由学生独立撰写,AI仅在已有成果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细节。按照目前的技术水平,绝大多数AI产品短期内难以生成符合学术要求的毕业论文,这也意味着一些机构发布的“AI论文写作教程”存在过度营销的现象,甚至可能导致学生养成不良的写作习惯。
赵精武建议,未来AI的应用应当保持平衡,一方面要确保学生能够合理利用AI完成毕业论文,同时也要警惕对AI技术的过度滥用。学校应从技术手段、评价体系及学术素养等多个方面共同努力,以规范AI的应用。
赵精武:有效地利用技术来治理技术,推动AI生成内容的反识别技术发展,利用AI技术识别AI生成的“速成论文”;调整毕业论文的评价体系,除了考察创新性指标外,还需强化整篇论文的逻辑严谨性,这些是AI无法替代的;加强对学生的学术素养培养,堵不如疏,引导学生真正理解AI的工具属性及其功能和技术边界,是每位教师应当关注的重要内容。
利用AI智能写作工具,轻松生成高质量内容。无论是文章、博客还是创意写作,我们的免费 AI 助手都能帮助你提升写作效率,激发灵感。来智语AI体验 ChatGPT中文版,开启你的智能写作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