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一键论文生成:便利助力还是学术作弊?

共计 2561 个字符,预计需要花费 7 分钟才能阅读完成。

“解决这个问题的关键在于识别出真正的核心问题”,“后台数据管理的重点则是如何有效地管理这些数据”,“如果一个人不胖,那他肯定是个瘦子”……

如今,空洞无物的言辞和无意义的套话在高校论文中愈发明显,很多教师开始察觉到学生的课程论文和毕业论文中越来越多地掺杂着AI写作的痕迹。

随着某些高校实施AI检测政策,出现了更为奇特的现象:学生们开始利用AI将“AI比例”控制在规定的范围内。

使用AI撰写论文,借助AI检测论文中的AI比例,再利用AI降低这一比例,甚至有人打趣道,“毕业论文的致谢中,最应该感谢的就是AI”。

AI写作究竟是辅助工具,还是一种学术不端?学术论文中AI的应用边界又该如何划定?在这个浪潮席卷而来的时代,建立新的规范显得尤为重要,这些问题正是当前学术界不得不面对的挑战。

AI的介入,正在改变大学论文的写作方式。

去年,某大学法学院的博士生小范发现,借助AI进行论文写作可以显著缩短时间。以往,她撰写一篇上万字的论文需要三个月甚至更久,而借助AI后,时间节省了20%-30%。

在动笔前,阅读文献是最为重要的环节。通过上传PDF文献,AI能迅速提炼出核心观点,几秒钟内完成原本需要半小时的阅读,让小范轻松了解文献要点。

她的电脑中保存着一份“AI驯化指令”的文档,记录着她总结的如何高效提问以获取更好答案的技巧。

AI对论文的支持不仅限于人文社科领域,正在某985高校攻读博士的阿土也观察到,几乎所有理工科同学都在不同程度上依赖AI完成论文。她的研究方向涉及算力与电力的协同优化,AI在提供灵感的同时,虽然生成的代码并不完美,却依然可以为她提供思路。

部分AI模型甚至具备处理图像的能力,这对阿土进行数据分析的工作无疑是个助力。尽管如此,她认为AI的作用始终限于已有内容的整理,缺乏真正的创新性,因此她主要利用AI进行文献检索和要点提炼,以减轻一些重复性工作。

在社交平台上,许多大学生开始使用AI撰写整篇论文。一位网友在其帖子《挑战100%AI完成毕业论文成功》中表示,尽管自己的论文完全由AI完成,但“二辩名单和重大问题名单中没有我……如果学校检查AI率,我会用AI来降低”。

该网友详细描述了AI创作论文的过程,包括输入筛选后的有效资料让AI总结,模型和代码则完全交给AI处理,甚至参考文献也让AI自行查找或“自由创作”。

不过,并非所有学生都敢完全依赖AI。南开大学的一名博士生小杨认为,AI辅助写作的效果未能达到他的期望:“很多材料看似合理,但其实是AI编造的。而且它经常生成一些貌似有道理的观点,但我无法找到相应的数据和案例。”

那么,AI究竟是辅助工具还是作弊行为呢?

高校教师也逐渐感受到AI的“入侵”。北京某985高校的讲师小魏在审阅学生论文时发现,AI生成的论文往往充斥着空洞无物的言辞,“表达复杂却缺乏明显的观点,文字晦涩难懂,而观点和语言恰恰是评估学术论文的两个关键维度。”

在小魏所在的电力研究领域,实践性极强的工科实验无法由AI代替,而文献综述、案例分析和结论等书面部分则成为AI的“重灾区”。

更令教师感到无奈的是,论文的致谢部分本该是最具人情味的,但现在许多学生也选择让AI代劳,只留下空洞的文字。西南某高校的教师代佳感叹,以前看到语句不通或过于生活化的论文会感到恼火,而如今看到至少说明是学生自己写的,反而松了一口气。

小魏认为,AI技术本身对学术研究大有裨益,但关键在于如何使用以及使用的程度。她希望学生能够保持独立的判断力,即使使用AI润色语言,也要注重学术规范和逻辑,进行充分的修改。同时,她也不希望学生对AI提供的思路形成依赖,“一旦养成固定思维模式,学术研究中的批判性思维和独立能力就会受到影响。”

实际上,更大的争议在于,当研究和写作过度依赖AI,是否算作学术不端?

尽管在今年4月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法》中未明确将AI代写视为学术不端行为,但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的研究员储朝晖认为,“代写论文显然违背了学术的基本理念”,因为它无法体现作者的创造性和对论文的贡献。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法学院副教授赵精武也认为,AI代写整篇论文属于典型的学术不端,与传统的找人代写并无区别。因为AI生成的文本往往与现有作品高度相似,可能导致著作权等法律问题。

此外,AI写作还存在信息泄露的风险。博士生小安对此深有感触,他的实验项目涉及一些公司的财务数据,如果让AI进行数据分析,“数据泄露怎么办?”

明确界限至关重要

如今,AI作为一种技术,其普及已不可逆转。学术界如何制定相关规则来规范AI写作,显得尤为重要。

清华大学人工智能治理研究中心主任梁正认为,首先应明确AI辅助与AI代写的界限。“AI可以用于整理文献和提供写作思路,也可以代替人完成一些简单的重复性工作,如制作表格和PPT,但不应用于生成整篇论文,否则将被视为学术不端。”

自今年以来,福州大学、湖北大学、南京工业大学等多所高校已开始对毕业论文中的AI生成内容比例进行监测。

小魏所在的高校已明确引入“AIGC(生成式人工智能)检测服务系统”,对所有研究生的学位论文进行检测;小杨也注意到,许多学术期刊在投稿页面上标注了关于AI使用的要求。

一键生成!AI轻松搞定万字论文,是辅助还是作弊?

  受访者供图

北京教育科学学院副研究员冉乃彦提出了一种更为灵活的应对方式。他认为,在论文评审时,应细致考查作者的创造性。

“AI只能利用已有知识回答问题,而最珍贵的,是活化这些知识,创造出新的观点和想法。”他建议,大学可以增加专家面试环节,专家根据论文提出问题,与作者展开深入讨论,以确定学生论文中AI使用的界限和范围。

技术变革是每一代人都要面对的挑战,确保学术论文的质量需从源头抓起。

小魏认为,在新的技术环境下,教师的引导尤为重要。“导师应与学生多沟通,抓住学术创新的关键;在不同研究阶段,教师应给予指导,而不是在交稿前才想起来问几句。”

“教师要让学生明白,科研是一场持久战,不能依赖AI来‘临时抱佛脚’,读书、实地调查、数据收集和实验,始终是人类必须完成的任务。”

(为保护隐私,受访者的姓名均为化名)

转自:央视网

记者:黎彩 杨瑞

来源:今日头条
原文标题: 一键生成!AI 轻松搞定万字论文,是辅助还是作弊?- 今日头条 - 手机光明网
正文完
 0
小智
版权声明:本站原创文章,由 小智 于2025-10-03发表,共计2561字。
转载说明:除特殊说明外本站文章皆由CC-4.0协议发布,转载请注明出处。
使用智语AI写作智能工具,您将体验到ChatGPT中文版的强大功能。无论是撰写专业文章,还是创作引人入胜的故事,AI助手都能为您提供丰富的素材和创意,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您只需输入几个关键词或主题,AI便会迅速为您生成相关内容,让您在短时间内完成写作任务。
利用AI智能写作工具,轻松生成高质量内容。无论是文章、博客还是创意写作,我们的免费 AI 助手都能帮助你提升写作效率,激发灵感。来智语AI体验 ChatGPT中文版,开启你的智能写作之旅!
利用智语AI写作工具,轻松生成高质量内容。无论是文章、博客还是创意写作,我们的免费 AI 助手都能帮助你提升写作效ai率,激发灵感。来智语AI体验ChatGPT中文版,开启你的智能ai写作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