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计 915 个字符,预计需要花费 3 分钟才能阅读完成。
探索AI写作的未来:从模型到智能代理的演变
Gemini 2.5 Pro的写作能力只能算是中等水平,
但无论是小说创作还是代码编写,
这两者的过程远不止单纯的输入文字,
它需要一个有条理的规划,
特别是在撰写超过十万字的作品时,
借助像Claude Code这样的智能代理平台显得尤其重要。
我认为,人工智能的发展将遵循一种潜在的轨迹:即从模型阶段到代理协作,最终实现应用落地。
这种应用的实现,绝不是简单地将模型包装一下就结束了。如果模型的简单封装能够奏效,现今的AI应用早已遍地开花,然而现实却并非如此。中间必须有一个“代理层”,负责处理复杂任务的自动化,最终才能打包成一个成熟的应用产品。
以写作为例,或许我们可以称之为Claude Write。
在撰写Claude.md文件时,需要明确以下几点:
- 目标受众
- 世界观设定
- 文风基调
- 约束条件
- 参考资料
- 需要请示用户的情境
- 可以自主决策的情况
接下来,AI将负责构建人物设定、故事大纲以及伏笔和彩蛋。
代理系统需要具备三个主要功能:
- 负责撰写内容的Agent。
- 负责检查与基础设定的一致性。
- 负责生成可视化的故事线。
一个更高层次的“项目管理代理”会向其发出指令,例如:“请根据大纲的第三章第二节,撰写主角A潜入B公司的经过,字数大约3000字,需突出紧张感和科技氛围。”
新章节提到的飞船引擎原理,是否与世界设定中的能源体系相悖?主角是个不杀生的人,为什么在此处却毫不犹豫地开枪?这一行为需要有强有力的理由,否则就会显得违和。而且,上一章主角在A星球,这一章却突然出现在B星球,时间线和逻辑是否合理?
通过这一可视化界面,用户能够全面掌握故事的发展,直观地识别节奏问题、人物关系的薄弱环节或情节线的不平衡。用户可以在图表上拖动节点、修改连接,这些调整会自动转化为对故事大纲的修改指令,随后交由写作Agent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