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计 2466 个字符,预计需要花费 7 分钟才能阅读完成。
今晨开始,用户可以在 ChatGPT 中直接使用 GPT-4.1!
而且 无论是付费用户还是非付费用户,所有人均可体验~
官方的说明指出,GPT-4.1 是为编码任务和指令执行而研发的模型,推理效率极为出色。
看看这张网友制作的图表,功能特点一目了然:
一个月前,这款模型被 OpenAI 首次披露,并当时表示仅供 API 使用。
然而,等待的用户们终于迎来了好消息——GPT-4.1 的项目负责人 Michelle Pokrass 提到:
我们最初确实打算将此模型仅限于 API 使用,但大家都希望它能在 ChatGPT 中出现: )
如今,Plus、Pro 及团队用户可在模型选择菜单中下拉,选择 GPT-4.1;而企业和教育用户将在接下来的几周内获得访问权。
与此同时,免费用户将会用“GPT-4.1 mini”来替代原有的“GPT-4o mini”。
值得一提的是,在此之前,GPT-4.1 已经在 API 中取代了 GPT-4.5 Preview。
不少用户对此感到兴奋,AI 编程终于可以更加高效地使用新模型了!
初步反馈:速度极快
不得不承认,GPT-4.1 在 ChatGPT 中的表现远比使用 API 来得便捷,许多用户在第一时间就开始体验。
截至发文时,关于 GPT-4.1 在 ChatGPT 中的每日使用限制还没有官方说明,但有用户已经测得“与 4o 的限制相同”。
也就是说,免费用户在 24 小时内最多可使用 5 次 GPT-4.1,超出后将自动切换至其他模型;而 Plus 用户则每 3 小时最多可使用 80 次。
大家的使用反馈总结出了一些具体感受。
首先,速度极快。
与 OpenAI 的其他模型相比,体验感要快得多,流畅得多。
有用户想到了一个很好的方式来 让多个模型协同工作:
如果你觉得 o3 使用起来不错但速度太慢,不如先让 GPT-4.1 搭建一个框架,然后再交给 o3 进行检查!这样既节省时间又提升效率。
还有网友表示:
它 非常迅速,并且能一次性完成任务。这是它创建的交互式粒子模拟。
对此并不意外,毕竟 OpenAI 之前对 GPT-4.1 nano 的定位就是“当前速度最快、成本最低”的模型。
不过“快”这个感受依然主观,期待大家亲自体验后能在评论区分享感受~
最后,需要明确的指示。
这与 GPT-4.1 在指令遵循测试中获得的 38.3% 的得分相吻合。
全新体验,清爽无比
在 GPT-4.1 的使用中,那些以往让人感到的油腻和谄媚都消失得无影无踪了。
当然,也有一些用户对此表示不满:
编程需求?4.1 是 o3 和 o4-mini 的理想替代选择
一个月前的 4 月 15 日,OpenAI 正式推出了 GPT-4.1。
这款新模型甚至在某种程度上上演了“4.1>4.5”的戏剧性反转——因为 GPT-4.1 的表现优于 GPT-4.5。
GPT-4.1 系列包括三个不同的版本:
- GPT-4.1
- GPT-4.1 mini
- GPT-4.1 nano
通过延迟与智能的对比,我们可以清晰看到这款家族的竞争力:
在最大型号 GPT-4.1 的能力上,明显优于 GPT-4o;而在与 GPT-4o mini 的较量中,GPT-4.1 mini 则展现了绝对的优势。
具体的性能评分,可以参考量子位之前的文章《GPT-4.1 淘汰了 4.5!全系列百万上下文,主打一个性价比》。在此,我们仅列出 GPT-4.1 的两个显著特点。
首先是长上下文。这三种型号都具备 100 万 tokens 的上下文窗口。
其次是极高的性价比,就像是“只需 4% 的成本,就能享受 GPT-4o 的品质”。
难怪官方如此推荐它作为编程的首选——
得益于上下文窗口的扩展,它能处理更复杂的代码文件,提升代码的连贯性,优化调试与错误修复的效率,更大的上下文也有助于生成更为准确的代码。
再加上价格亲民(叉腰)。
我们用数据来说话:
在编码领域,GPT-4.1 在真实世界软件工程技能的 SWE-bench Verified 测试中得分达 54.6%,相较于 GPT-4o 提升了 21.4%,而与 GPT-4.5 相比更是强了 26.6%。
官方也明确表示:“对于日常编码需求,GPT-4.1 是 o3 和 o4-mini 的绝佳替代品。”
不过,某些网友对此仍然持怀疑态度,特意在 OpenAI 的官方推特下 @Grok 询问 4.1 与 o4-mini-high 在编程上的适用性。
答案如图所示。
大意是,GPT-4.1 适合多种任务,而 o4-mini-high 则在代码编辑和创意编程上表现更为突出,且价格更低。
这就要根据大家的具体需求和预算来选择了~
如何区分和选择适用的 ChatGPT 模型?
无论是在𝕏平台还是 OpenAI 的官方推文下,用户普遍面临一个现象——
由于 OpenAI 的命名方式,许多人对“具体有哪些模型”、“模型之间的区别”、“使用何种模型”感到更加 困惑。
这确实让人挠头。
ChatGPT 模型选择指南:付费与免费用户的深度对比
为了更好地了解付费用户在 ChatGPT 上能够使用的各种模型,我们将相关信息汇总,并让 ChatGPT 自动生成了一份清晰的列表。
成本比较 也是一项重要内容。

此外,ChatGPT 还提供了 模型选择的建议,帮助用户做出明智的决策。

然而,对于许多用户而言,还有一个令人困惑的问题,那就是希望 OpenAI 能够在用户建议的推动下,改善服务。
免费用户的界面缺乏手动切换模型的功能,当前系统默认操作的是 GPT-4o。
尽管 OpenAI 表示,其他模型也能在免费阶段进行体验——例如此次的 GPT-4.1 mini。
但我们却无法确认是否真正使用了这些模型。
究竟何时才能让免费用户实现手动切换模型的功能呢?或者至少能告诉我们生成结果的具体模型是什么呢???
恳请改善!
相关链接
[1]https://x.com/OpenAI/status/1922707554745909391
[2]https://mp.weixin.qq.com/s/kV0prigs2h4-CdUxt2PmGw
本文由微信公众号“量子位”发布,作者:衡宇,已获授权转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