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计 1556 个字符,预计需要花费 4 分钟才能阅读完成。
与 AI 进行对话已过两年,人们是否感到 ChatGPT 的口吻愈加明显呢?
最新的研究结果表明,确实如此。
佛罗里达州立大学的研究团队经过两年的努力,分析了 ChatGPT 发布前后的非脚本化口语录音。在 2210 万 个词的数据中,他们发现像“delve”、“intricate”这样的 学术用词 在日常交流中频繁出现。
换句话说,口语中的“总之,我们的方案还有些问题。”或许会变成——
“综上所述,该方案存在优化的可能性。”
还有一些调皮的网友提供了一个典型的复杂案例。
接下来,我们来看看这项研究的具体过程。
学术用词在日常交流中的频繁出现
这项研究围绕着“AI 是否在无形中改变了人类的说话方式”展开。
研究背景显而易见:如今,无论是在撰写论文还是做作业时,像“delve”、“intricate”等学术词汇的使用频率逐渐上升,很多人认为这是因为大型模型常常使用这些词汇。
因此,问题就来了:
这些变化究竟是因为人们直接模仿 AI 产生的内容,还是 AI 确实在潜移默化中影响了人类的语言习惯,使大家下意识地使用这些词汇呢?
为了探寻答案,佛罗里达州立大学的研究团队从美国流行的科技和科学播客中,收集了 10 万条录音和 2210 万个词的对话内容。
他们将这些数据分为两部分:2022 年 ChatGPT 发布之前 (主要涵盖 2019 至 2021 年) 与之后(2023 至 2025 年),重点观察那些 AI 常用词汇在人们交谈时的使用频率是否发生变化。
研究结果显示,2022 年之后,AI 相关词汇的使用频率显著上升,例如“surpass”(超过)、“align”(对齐)等词汇的使用频率较之前明显增加;
而作为对比的 普通同义词,如“delve”的同义词“explore”、“investigate”的使用频率变化不明显,有的增加有的减少,整体较为均衡。
这表明,人们在交谈时的用词确实正逐渐向 AI 的用词习惯靠拢,显得愈加学术化……
不过,研究并没有给出明确的结论,还提出了几个关键的疑问:
首先,尽管这些词汇的使用频繁增加,但无法确认这是否直接源于 AI 的影响,可能这些词本来就在逐步流行,AI 只是提供了推动力;
其次,研究仅聚焦于科技播客,而这些播客的听众本身就经常接触 AI,因此结果可能不具有普遍代表性;
最后,播客中偶尔出现的广告或事先准备的内容,虽然占比不大,但仍可能对数据产生影响。
研究还对 渗透效应 表示了深切的担忧:如果 AI 的用词习惯逐渐渗入人类的语言中,那么若 AI 出现不当倾向,是否会影响人类的思维方式?
这项研究将在即将于十月举行的第八届人工智能、伦理与社会会议上,作为会议的一部分发表在 AIES 论文集中。
随着大型模型能力的迅速提升,现在越来越难以分辨一段文字是由人类创作还是 AI 生成,这也给语言研究带来了新的挑战。
为了证明自己没有使用 AI,网友们也分享了一些“小技巧”:有时会故意加入一些小错误,以示自己并未使用 AI。
所以,你最近是否使用过 AI 的词汇呢?
论文地址:
https://arxiv.org/abs/2508.00238
参考链接:
[1]https://news.fsu.edu/news/education-society/2025/08/26/on-screen-and-now-irl-fsu-researchers-find-evidence-suggesting-chatgpt-influences-how-we-speak/
[2]https://news.ycombinator.com/item?id=45045500
本文由微信公众号“量子位”提供,作者:闻乐,36 氪经授权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