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计 1234 个字符,预计需要花费 4 分钟才能阅读完成。
新华社南宁 9 月 20 日电 题:人工智能成为第 22 届东博会耀眼新星
新华社记者武思宇、黄庆刚
在朱槿花盛开之际,绿城南宁绽放出一片绚丽的色彩。第 22 届中国—东盟博览会及中国—东盟商务与投资峰会于 9 月 17 日至 21 日举行,主题为“数智赋能发展,创新引领未来——以中国—东盟自贸区 3.0 版新机遇助建命运共同体”。今年,人工智能无疑成为了展会的焦点。从智能眼镜到智慧农业,再到数字医疗和城市大脑,AI 的应用无处不在。

这是 AI 生成的机器人工作场景。
连续五年参与展会的土耳其商人伊纳亚特表示:“今年呈现出更多科技和 AI 元素。”

图为东博会人工智能专馆内,人形机器人正在表演。新华社记者黄庆刚 摄
杭州宏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作为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今年首次亮相东博会。该公司技术负责人陈琦表示:“随着数字时代的到来,智能存储的需求日益增加。我们已在金融和交通等多个领域广泛应用,希望在展会上找到更多合作伙伴。”
如今,人工智能不仅广泛应用于制造业和企业,还逐渐渗透到个人生活的方方面面,提升生活的便利性,促进医疗健康,推动政务服务的智能化。在人工智能专馆中,记者观察到,AI 正在以更直观的方式融入人们的日常生活。
通过语音输入病症,机器人 AI 医疗模型能够迅速分析病因、建议治疗方案,甚至提供 24 小时远程医疗服务……整个过程仿佛是在与一位贴身医生进行交流。
“越来越多的医疗机构开始将 AI 融入辅助问诊服务。我们公司正积极把握广西人工智能发展的机遇,在玉林建立子公司,利用广西独特的地理优势拓展东盟市场。”浙江孚宝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副总裁党维纳说道。AI 的应用正在全面改变医疗和健康管理的格局,从日常疾病的诊断到治疗方案的制定,再到患者护理和健康管理。

图为在东博会人工智能专馆,机器人进行格斗表演。新华社记者黄庆刚 摄
观众在人工智能专馆游览时,可以体验“生活版 AI”:聆听机器人指挥的音乐会,观看格斗机器人比赛,或品尝由机器人调制的饮品。“人工智能专馆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从工业到日常生活,科技正在不断改善我们的生活。”观众黄宏文说道。
目前,广西正积极把握国家实施人工智能能力建设普惠计划的重大机遇,探索“北上广研发 + 广西集成 + 东盟应用”的人工智能发展路径,许多行业领先企业纷纷布局广西。参展企业普遍表示,他们看到了广西的决心与诚意,期待通过广西开拓东盟市场。
在人工智能专馆中,企业智能化服务的展示吸引了众多观众。比如,报销人员将发票信息上传到系统,AI 数字员工能够分类提取发票信息,自动生成报销单并匹配公司管理要求,最终提交审批意见报告……
“我们的数字员工团队是基于人工智能大模型构建的,深度融入企业日常运作,全天候接管各种机械性和重复性的工作。”北京智数叁生信息技术有限公司首席执行官刘亮表示,数字员工团队还为中国及东盟地区的企业提供服务,不断提升企业运营效率,期待通过东博会加强与全球各地政企的合作。
“人工智能正在创造更美好的生活场景,让我们在数字时代感受到科技的力量与生活的美好。”刘亮总结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