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计 2778 个字符,预计需要花费 7 分钟才能阅读完成。

更夸张的是,有朋友跟我说,他让 AI 写《肖申克的救赎》的评论,结果 AI 居然说“主角最后逃到了巴西开起了咖啡馆”,这完全就是编的!豆瓣机器人估计看不下去了,评分直接掉到 3.2,比很多用户差评还低。这哪是辅助创作,简直是自动翻车神器。
其实我也不是全盘否定 AI 写作,只是它目前在影评这块儿确实还没摸清门道。你看它生成的内容,要么照搬剧情介绍,要么空洞无物,再不然就是强行升华主题,看起来像是从哪篇论文里抄来的。
我自己测试了几种情况:给 AI 输入不同风格的电影,比如文艺片、动作片、悬疑剧,它的表现差别特别大。像《寄生虫》这种结构紧凑、隐喻丰富的作品,AI 写出来的分析几乎全是表面化的描述;但换成《速度与激情》这种打戏居多的电影,倒是还能勉强凑出几句像样的评价——虽然也没啥深度。
所以我觉得吧,现在这个阶段,与其让它独立创作,不如把它当成一个初级草稿工具来用。如果你自己有点想法,但不知道怎么组织语言,可以用 AI 先生成个大纲看看。要是你直接靠它输出完整内容,那真得做好“翻车”准备。
别太指望 AI 能写出有灵魂的文字
我之前试过拿 AI 写的影评和我自己写的混在一起发给几个熟人看,让他们猜哪篇是真人写的。结果他们一眼就挑出来了,说我那篇更有“人味儿”。什么叫“人味儿”呢?他们说:“你的文字里有真实的情感,有观影时的情绪波动,还有对生活的联想,这些 AI 写不出来。”
我就纳闷了,为什么现在的 AI 技术发展这么快,偏偏在影评这块儿卡壳了呢?后来我去查了一些资料才发现,影评本身是个高度依赖主观判断的文体。你以为你在写一篇客观评价,其实字里行间都透露着你的人生阅历、情绪状态,甚至当天的心情。
就像你看到《请回答 1988》里的德善爸爸追出租车那一段,可能你会想起你爸送你去大学报到时的样子。这种细腻的共情,AI 目前还真模仿不来。谷歌官方博客曾提到,优质内容要让读者觉得“有用”和“有共鸣”,这两点,AI 写的影评暂时都达不到。
但话说回来,AI 也不是完全没有用。我试下来发现,它在信息整合方面还是有点本事的。比如你能用它快速整理出一部电影的主要演员、导演风格、获奖情况,或者帮你查找一些相关背景资料。如果你懒得做这些基础工作,倒是可以让 AI 来干苦力活。

我还试了一个小技巧:先用 AI 生成一份基础版影评,然后自己动手改写。这样既能节省时间,又能保留自己的观点和语气。我有个朋友用这个方法,在豆瓣上发的影评居然还上了首页推荐。他自己也承认,要是全靠手写,肯定没那么多时间和耐心。
不过话说回来,如果你是刚开始学写影评的小白,我不 你一开始就依赖 AI。就像新手学做饭,上来就用预制菜,久了容易丧失独立思考能力。最好还是先练练基本功,等你有一定判断力了,再结合 AI 来提高效率会更稳妥。
怎么用 AI 写影评才不会翻车
既然决定要用 AI 来辅助写作,那就得掌握一点小技巧。首先你要明白,AI 不是万能的,它更像是一个工具助手。你可以试试下面几种方式:
我自己最常用的方法是先手动列个提纲,再让 AI 分别填充每个章节。比如我要写《霸王别姬》的影评,我会先分好段落结构:
然后让 AI 根据这几个点分别生成内容,最后我自己通读一遍,删掉重复的地方,补上细节,再加上一两句金句,整篇文章立马就有“人味儿”了。
还有一个小窍门:如果你觉得 AI 写得太死板,可以尝试用“反向提问”的方式激发它的潜力。比如不要直接说“写一篇关于《阿凡达》的影评”,而是问它“如果詹姆斯·卡梅隆没有拍《阿凡达》,电影界会少了什么?”这样一转换角度,AI 反而能跳出常规套路,给出一些有意思的观点。
当然啦,最终还是要靠你自己把关。写完以后可以问问自己:
只要这三关都过了,那基本就能算一篇合格的影评了。

你有没有发现,让 AI 写影评这事儿,挺看片子类型的。像那些动作片、科幻大片,什么《速度与激情》《变形金刚》,AI 写起来还凑合。为啥?因为这种片子剧情直接、节奏快、打戏多,台词也不太复杂,AI 靠训练数据就能抓出几个关键词,拼出点像样的分析。
但你要是换成《寄生虫》或者《请回答 1988》这种情感细腻、文化背景深的文艺片,AI 就有点懵了。它根本抓不住那种潜台词和人物心理,写的评论不是干巴巴的就是套话连篇。明明是讲家庭关系的细节,它倒好,给你整成剧情复述了,一点人味儿都没有。所以如果你想用 AI 辅助写影评,选题材的时候还真得掂量一下,不是啥片子它都能搞定。
豆瓣 AI 写作功能还能不能用?
能用,但得看你怎么用。它现在更适合做辅助工具,比如帮你想个开头、整理基础信息或者生成内容大纲。如果你直接拿 AI 输出的完整影评去发,那确实容易翻车。但如果把它当成一个“写作助手”,用来激发灵感或打草稿,效果会好很多。
AI 写影评为什么老是跑题?
这是因为 AI 主要靠模式识别和数据训练来生成内容,它并不真的“理解”电影。当你输入一部电影时,它其实是从大量已有文本中找相似表达拼接出来的。所以碰到复杂剧情、深层隐喻或文化背景强的内容,就容易出错甚至编造情节。像主角跑到巴西开咖啡馆这种离谱错误,就是 AI“瞎编”的结果。
哪类电影更适合用 AI 写影评?
动作片、科幻大片这类情节直观、节奏明快的影片,AI 表现相对好一些。像《速度与激情》《变形金刚》这种打戏多、台词简单的类型,AI 能写出基本评价。但遇到像《寄生虫》《请回答 1988》这种情感细腻、文化背景复杂的文艺片,它的分析就显得空洞又机械。
我想用 AI 写影评,怎样才不容易翻车?
有几个小技巧你可以试试:
这样用 AI,既能省时间,又能保留自己的观点和语气。
现在豆瓣 AI 写的影评有深度吗?
老实说,目前还谈不上“深度”。它能做到基本不跑题就不错了。如果你想写出打动人的文字,还得靠自己加点人味儿。像观影时的情绪波动、对生活的联想、个人经历带入这些细节,AI 暂时模仿不来。你要是只图快,不图深,那 AI 还是可以凑合用一用。
声明:本文涉及的相关数据和论述由 ai 生成,不代表本站任何观点,仅供参考,如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