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计 3312 个字符,预计需要花费 9 分钟才能阅读完成。
为了训练一个大型AI模型,需要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以及时间。
那么,完成一个AI模型的训练后,是否就不再需要投入如此多的资源呢?
其实,AI模型的训练是一个持续的过程,绝不能停止。
AI的本质在于对已有知识的提炼。
这一提炼过程实际上是一个取舍的过程,因此AI模型无法容纳新知识。
若想让AI模型接受新知识,就必须从头再来,这意味着需要更多的人力、物力和时间。
AI的智力极限,或许只能达到阿尔茨海默症患者在严重失忆前的水平。
AI的优势在于其强大的条件反射和适应能力。
一旦打破常规,AI就无法提供合理的结果;无论你的需求是什么,AI最终给出的都是它熟悉的信息和结果;而且已形成的AI习惯是无法改变的。
AI并不具备产生新知识的能力。
AI缺乏灵活性。
在创作方面,AI常常显得千篇一律;
那些重复性强、无需思考的工作,最容易被AI所取代。
AI并非全能
现代数学的核心在于预设、调整尺度、特征遍历、分类加权与重组。无数的调整尺度组合在一起,形成了高度的可调性;特征遍历和加权尺度也同样具备无限的调整空间;然而,当调整达到一定程度,结果便开始向预设目标靠拢。实际上,超级计算和超级训练的过程就是习惯与条件反射的形成过程。
过多的计算往往导致你期望的结果和实际结果一致。其实,真正的关键在于物质的本质应该是什么,而非计算得出的结果。
最有力的证明,往往在于状态、动作及其变化。语言、文字、数据、物象和计算的可靠性都是有限的。
现代数学所能构建的最强结构,可能就是金字塔结构。无论环境如何变化,总能预测出期望值;现代文明与古代文明的目标殊途同归。金字塔结构最大的风险在于其条件反射过于强烈;最终,条件反射强到忽视外部环境与变化,导致失去调整与适应能力。金字塔结构的生命力必须强大:内部不能出现赢家通吃的现象;需要降低塔尖的压力,使塔基保持活跃。
AI的强项在于适应习惯和强烈的导向能力。当你不按常理出牌时,AI难以给出合理的结果;无论你的真实需求是什么,AI总会提供它习惯的答案;而且,已经成型的AI习惯是无法改变的。AI不应每次都给出相同的答案。
当AI模型的横向搜索能力增强时,其纵向历史搜索能力往往会减弱。
计算机技术与AI的追求是将习惯发挥到极致。起初,这对经济和创新都十分有利,但最终却可能导致经济停滞和创新的消失,因为人们被极致的习惯束缚住。不可追求极致,因为盛极必衰。
物理微观粒子的不断分裂,似乎总能通过计算“证实”前辈的宇宙预言,仿佛是在用精算与超算强行维持预期结果。
AI模型的训练
训练一个AI模型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时间;而在其他领域减少的资源,往往需要重新投入到AI模型的训练及其相关工作中。
完成模型的训练后,是否就能停止对人力、物力和时间的投入呢?
实际上,AI模型的训练是一个无法终止的过程。
AI本质上是对已有知识的提炼。
这一提炼过程同样是一个选择的过程,因此AI模型无法容纳新知识。
为了让你的AI模型能够包含新知识,必须彻底重建训练;而这将需要更多的人力、物力和时间。
我训练好AI模型后,难道就不再变化了吗?
你或许可以保持不变,但环境会不变吗?时间会不变吗?
只要时间在流逝,环境还在变化,人类所需的知识就必须不断更新。若不进行更新,必将被时代的变迁和时间的流失所淘汰。
AI无法替代人类
AI无法完全取代人类。
AI的运作模式与人类的运作方式显然不同。
AI的控制中心与各部分之间的互动是间接的;
而人脑与身体各部分的互动则是直接的。
间接的互动控制模式是固定的,如果想要加入新内容,必须从头开始;
而直接的互动控制模式则是动态的,更新不需要重头来过。
间接控制系统容易受到整体影响,一旦出现问题,可能会波及全局。
间接控制系统有两个明显的短板:对强冲击的脆弱和对突袭的敏感;偏食也可能导致系统崩溃。
电子控制系统和机械控制系统都属于间接控制系统。
人脑与环境的互动
同质之间的互动较为容易,并且有聚集趋势。
多带动少,速度快,但容易失控;少带动多,稳健,但可能错失良机。
人脑兼容性强,能够通过异质互补实现共生,而其他身体器官则同质化程度高,排异性强。
人脑与身体其他部分之间存在着互助关系。
人脑在于快速调整和意识;而身体其他部位则在于运动和力量。
通过外力驱动人脑意识,虽然速度快,但容易引发情绪波动;而通过人脑意识驱动身体其他部位,尽管冷静,但可能错失良机。
人脑与身体其他部分之间可以相互协调,关键在于如何趋利避害。
当人发生中风、癫痫或发烧时,往往是人脑运作出现问题,若能通过其他身体部分调动人脑,便可能迅速缓解危机,我已经成功多次化解脑部风险。
在人类婴幼儿的成长过程中,主要依靠“人与环境的互动”实现大脑发育,随后通过大脑的调动实现身体的成长。
通过长期的人脑与“身体各部分及环境”的相互调动与重塑,可以实现脑力的开发与更新。
人需要经历长期的“外驱动内”与“内驱动外”的交替过程,才能有效提升脑力,并总结出新知识。
光刻芯片的应用属于外部驱动,而芯片的使用则是内部驱动。
记忆力增生与阿尔茨海默症
人脑的容量是有限的;
最初想要记住一切,最终却可能什么都记不住。
阿尔茨海默症的表现症状之一是小脑萎缩。
小脑具备记忆功能吗?
并没有。
记忆和逻辑功能主要由左脑负责。
记忆力受损,为什么会伴随小脑萎缩这一与记忆无关的现象?
此消彼长。
增生与萎缩并存,高山与沙漠共存。
在有限的空间内,输入量大于输出量,必然导致增生。
我具备较强的跑步能力。
在我的脚趾处出现增生;
几年前,我的胳膊有时会出现不听使唤的情况,但双腿却很少出现类似问题。
我父亲走路时已经非常费劲。
他的脚趾没有增生,但手指甲却出现了增生。
增生组织无痛且缺乏流通性。
增生和萎缩的结果是相似的;
就像火星上,高山与沙漠并存,没有生命的迹象。
马蹄属于增生组织;
养马的人都知道,需要定期修剪马蹄。
增生在外部看似无害,但在内部就会造成问题。
癌症也属于增生现象。
切除肿瘤后,经过一段时间又会复发;
这无法解决根本问题,每次手术的风险也极高。
阿尔茨海默症可能是与记忆相关的组织增生的结果。
此消彼长,记忆力的增生与小脑的萎缩并存。
增生通常是内部不平衡和强弱分化的结果。
那该如何解决呢?
控制摄入量(量入为出),热点轮流切换,温和地进行外部互动。
热点轮流切换
不平衡容易导致身体的过热和过冷并存。
大多数树木在夏季枝繁叶茂,而在冬季落叶归根,根系则依然活跃;也许,只有热点的轮流切换才能实现青春的重现。
当身体的偏冷部位逐渐变热,过热部位自然就消失;当整体温度提升,病毒便无法在体内生存。
交替活动左右手臂和腿部:快速活动一只手臂几十秒,再快速活动另一只手臂几十秒,接着快速活动一条腿几十秒,再快速活动另一条腿几十秒;如此反复,需及时补水。
这是我在长时间与胳膊腿失控及发烧的情况下总结出来的快速有效的方法。大多数时候,能够在十分钟内退烧;经过统计,我的方法在我身上已经有效数十次。我已经六年多没有打针输液或看医生,身体健康良好;近年发烧的次数也明显减少。
要使这种方法有效,前提是水的摄入不能过量。感到口渴时可以补水,但若不渴而强行饮水,效果会大打折扣;退烧时可以适量补水,但过量就不太合适。我的身体代谢速度较快,能否快速复现我的方法,尚且不易;这类方法我已经熟练掌握。
以上也只是众多有效热点切换方式中的一种。
2023年10月23日(星期一)上午,我再次发烧。我用腿和臀部晒太阳,上半身远离阳光,不到二十分钟,再次成功退烧。
2023年12月1日(星期五),我经历了拉肚子伴随干呕的情况,但很快恢复正常(不到一天),整个过程中没有出现发烧。
我曾经在晚上睡觉时用风扇吹腿,早晨醒来时出现两腿小腿疼痛和牙龈出血的现象。当身体严重失衡时,往往会同时出现过热与过冷的情况,这时的过热和过冷都会成为身体的弱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