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计 1449 个字符,预计需要花费 4 分钟才能阅读完成。
阿里大模型的最新动态引发了广泛关注!
在4月7日,阿里云正式发布了自研的大模型“通义千问”,并开始邀请用户进行测试体验。当前,主要面向企业用户的邀请,符合条件的用户可以通过官方网站申请参与体验(tongyi.aliyun.com)。
据了解,阿里达摩院在自然语言处理等前沿科研领域已有多年布局,并于2019年启动了大模型的研发工作。
阿里云方面指出,目前此次测试仅限于特定企业用户,尚未进行正式发布。同时,预计在4月11日的北京峰会上,将会有更多的进展公布。
那么,“通义千问”的名称有何寓意?到目前为止,阿里云尚未给出官方解释。记者已经获得了内测的邀请码,因此我们向小千问提问,得到了这样的回答:
“通义千问”这个名称源于两个方面。“通义”代表了模型的广泛知识和适用性,能够理解和解答多个领域的问题。作为一个大型预训练语言模型,“通义千问”在训练过程中吸收了大量文本数据,具备了跨领域的知识与语言理解能力。
而“千问”则象征着模型能够解决各种问题,无论是常见的、复杂的还是不常见的。这一命名体现了通义千问旨在满足用户在不同场景下的需求,展示了其强大的功能和广泛的适用性。
众所周知,随着chatGPT的出现引发了一系列的讨论,百度是国内首个宣布相关进展并推出产品的公司。那么,通义千问是否会对比文心一言感到压力呢?显然,小千问已经做好了应对准备,而文心一言似乎仍显得有些“傲娇”。

作为最早开展预训练语言模型研究的团队之一,达摩院研发了阿里通义AliceMind,涵盖了多种预训练模型,包括多语言和超大中文预训练模型,具备阅读理解、机器翻译、对话问答及文档处理等多项能力。
在2022年11月的中文语言理解领域权威榜单CLUE中,阿里AI以86.685的总分创下了新纪录,首次超越人类在榜单上的成绩(86.678),这一成就标志着AI技术的飞跃。
两年前,达摩院还公布了多模态大模型M6的最新进展,其参数已从万亿提升至10万亿,成为全球最大的AI预训练模型。与传统AI相比,这种大模型的“神经元”数量显著增加,使得其认知与创造能力更为强大。
而在数日前,脱口秀演员鸟鸟在微博展示了她的“分身”。这个分身是由阿里训练的类似ChatGPT的语音助手,能够模仿她的音色、语气及文本风格。
据之前的报道,其研究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1. 如何让大模型安全高效地服务于个人终端与家庭场景;2. AIGC(生成式AI)通过多模态驱动,包括文本、图像、语音和视频等。
最近,杭州因美食短缺屡次上热搜。对于这个问题,我们也向通义千问和文心一言进行了询问——
阿里巴巴推AI大模型,云计算与智能化的时代新篇在最近的财报会议上,阿里巴巴集团的董事会主席兼首席执行官张勇指出,云计算与人工智能的融合正处于技术变革的重要阶段。他强调,阿里巴巴将全力以赴构建自家的AI预训练大模型,同时为市场上涌现出的各类模型和应用提供强大的计算支持。
与此同时,马云与王坚也相继表达了对chatGPT的看法。如今,阿里在AI大模型领域的研究成果终于浮出水面。那么,“通义千问”具备哪些独特之处?何时能够对个人用户开放?对此,记者将持续关注并报道最新动态。
“转载请注明出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