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人工智能对决人工智能:代码审查掀起新商机热潮!

共计 3386 个字符,预计需要花费 9 分钟才能阅读完成。

人工智能编程的浪潮正在深刻改变软件开发的效率界限。在开发者利用AI编码工具加快产出速度的同时,代码数量激增、Bug频繁、合并请求冗长等问题也日益显现,工程师的精力越来越多地被繁重的代码审查工作束缚,形成新的行业瓶颈。

在AI编码领域,一条新的分支赛道逐渐形成,那就是代码审查。

自去年第四季度起步至今,这一方向在2023年第一季度加速发展,得到了包括Accel、a16z等顶尖风险投资机构的关注与资金支持。

原因在于,尽管开发者在使用AI编码工具时产出效率显著提升,但随之而来的错误率也在上升。工程师们不得不花费大量时间去修复AI生成的代码,因此,专门用于代码审查的AI工具应运而生。

值得注意的是,当前这个新兴领域中,已经涌现出多家公司。例如,CodeRabbit的估值已达到5.5亿美元,而另一家从事代码审查的公司Graphite也在今年三月宣布获得5200万美元的B轮融资,由知名风险投资公司Accel领投。

今天,让我们来深入探讨这个由AI推动且服务于AI的新兴领域。

01 月收入环比增长20%,1500万美金ARR

在过去的一年里,AI使得代码编写的过程变得愈加便捷,但与此同时,也引发了一系列新问题,诸如代码数量激增、Bug频繁、合并请求日益增多,工程师的时间被“代码审查”这道工序所占用。

早在2022年,CodeRabbit的创始人Harjot Gill便洞察到了这一趋势。

Gill曾在2018年将无代理监控公司Netsil出售给Nutanix,而他的第二次创业FluxNinja虽未成功,却给予了他重要的启示。

在远程管理团队的过程中,他亲眼目睹了Copilot如何导致代码提交量激增、Bug数量上升以及审查负担加重。因此,他思考:是否可以借助AI来“阅读代码”,帮助人们查找错误呢?

2022年,团队将大型模型引入代码审查流程,自动识别缺陷与规范性问题。粗略的原型开源后,意外获得了众多开发者的热烈欢迎,甚至日本技术社区主动为其撰写博客进行推荐。

在确认了需求后,团队于2023年注册了CodeRabbit,专注于执行一项任务:AI代码审查。它像一位常驻的审查员,嵌入GitHub/GitLab的PR/MR流程中,并不在IDE(集成开发环境)中出现,也不参与代码编写的任务。

从零到一的功能演变始终围绕审查本身展开:

自动生成PR摘要

逐行提供可执行建议

随新提交进行增量复查

在评论中@它可以继续修改代码

一键生成发布说明

CodeRabbit首先学会了“理解代码”。它会学习每个项目特有的写作方式、风格和历史审查记录,将项目中的结构化信息,如代码的语法树(AST)、函数调用关系、历史PR记录和Jira任务等数据输入到大型模型中。

生成的评论不仅会解释“为什么”给出这样的建议,还能追溯到具体的规则或历史决策,而不仅仅是大型模型对文本的“概率”续写。换句话说,生成的评论附带“出处”和“原因”,不再是黑箱中的概率,而是可追溯的决策,令人信服。

这些能力源于团队早期的布局。两年前,他们预见到“代码审查将成为瓶颈”,因此提前构建了“代码图谱”,整合项目中的依赖关系、静态分析结果及Linter报告,使模型能从多个信号中判断问题。

他们还设计了一个反馈闭环:每当开发者“采纳”或“忽略”建议时,系统都会记录并反馈给模型。

随着时间推移,模型将越来越了解团队的习惯,仿佛一个真正的老同事一般。

Harjot Gill认为,当这种习惯一旦形成,团队就很难转移到其他平台,这便是新的护城河。

在解决审查瓶颈后,CodeRabbit的功能还向下延伸:

它通过PR接口进入测试、集成和发布环节,将审查意见、测试报告和安全清单整合到同一面板上。这样,代码质量的把控不再仅限于“合并的一刻”,而是延续到“上线的一刻”。

由此,一个原本只关注diff的小助手,逐渐发展为研发协作的AI平台。

成立近两年,CodeRabbit已拥有超过8000家企业客户,包括Chegg、Groupon和Mercury,月收入环比增长保持在20%,年经常性收入(ARR)达到1500万美元。

CodeRabbit的收费方式颇为独特——由开发者自主决定。团队会先提供免费试用一段时间,随后由团队成员投票决定是否继续使用。目前,转化率已达到30%。在日本、印度和硅谷的工程师社区中,它几乎是通过口碑传播而崛起。

02 当代码审查成为一门新生意

随着代码编写速度的提升,审查的压力也日益增加。

只要有代码提交,审查就成为必然。随着AI编程工具的普及,审查需求正在倍增,形成一条快速扩张的新赛道。

这一领域已经不再冷门。

Graphite相继获得a16z的A轮和Accel的B轮融资,定位于“现代化工程协作平台”;

2024年,领投了CodeRabbit的Scale Venture,与SquarePeg共同领投了代码审查公司Qodo的4000万美元A轮融资,使其累计融资总额突破5000万美元。

能够同时兼顾“专业深度”和“平台广度”的公司,能够在“AI写作、AI审查”的闭环中持续获利。

(1)QodoMerge:“懂业务规则的审查伙伴”

旗下的QodoMerge开源社区版已在VSCode与JetBrains上架,官网标榜“73.8%建议被采纳”的成绩。

相比于CodeRabbit注重单次PR的局部分析,QodoMerge的优势在于“全局理解”。

QodoMerge具备跨仓库的上下文理解能力,能够将多个模块的依赖关系放在一个整体图景中分析,识别单点改动可能带来的连锁风险。这使其特别适合大规模、高度耦合的团队。

更进一步,QodoMerge能够将企业内部的业务规范转化为机器可执行的检测规则。

例如,“支付模块必须埋点日志”这类原本依靠人工遵守的规定,如今能够被系统自动验证,从而将审查和合规融为一体。

加上完整的审查轨迹记录,它实际上为企业建立了一道“合规护城河”,在质量与监管层面构筑长期壁垒。

(2)Sourcery:“重构与审查一体化的编程助手”

相较之下,Sourcery选择了一条更轻便的道路。

它如同一位专注于“代码质量”的伙伴,从Python自动重构起步,如今在GitHub上已有30万开发者使用。

在Elixir和Reddit社区中,它因“建议相关度高”而获得良好口碑。

Sourcery的核心是“重构工具”,擅长提升代码质量。扩展至多语言后,它仍然强调“自动重构与深度审查联动”,不仅能够发现问题,同时生成优化补丁。

无论是变量命名、逻辑扁平化还是代码重用,都能实现“发现即修复”。这种“立刻解决”的体验,与CodeRabbit的“指出问题、由人修复”的模式形成鲜明对比,更像是一个可以有效提升开发者效率的实用伙伴。

由于融资规模较小,Sourcery目前主要依靠订阅收入进行自我造血,并持续训练模型。

03 总结

AI编程的浪潮正在将软件开发分为两个部分:一部分是“编写”,另一部分是“审查”。

前者已被Copilot、Claude Code、Cursor等工具彻底点燃,而后者的“代码审查”也逐渐成为一个新的高地。

在这个环节中,企业所真正购买的不是单一模型,而是一种信任机制:能否确保AI的每一条建议都是“可追溯、有出处、值得采纳”。

CodeRabbit将AI审查融入团队的日常工作中,QodoMerge则将业务规则转化为机器语言,Sourcery则通过自动重构提升代码优雅性。

它们共同指向一个趋势:AI不再仅仅是“创作者”,而是产品开发流程中制度化的角色。

未来竞争:AI如何让软件开发更具人性化

在人工智能全面接管写作与审查环节后,未来的竞争不再仅仅依赖于速度和精确度,而是需要深入理解团队运作的节奏、挖掘代码背后的深层含义,以及掌握人类在决策时的权衡与选择。

这正是人工智能在软件开发领域所展现出的真正“人性化”特质。

本文由人人都是产品经理的作者【乌鸦智能说】撰写,发布于微信公众号:【乌鸦智能说】。未经授权,严禁转载。

题图来源于Unsplash,依据CC0协议使用。

来源:今日头条
原文标题:当AI开始查AI!AI编程爆火之下,代码审查成了大生意 – 今日头条
声明:
文章来自网络收集后经过ai改写发布,如不小心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本站删除,给您带来困扰,深表歉意!
正文完
 0
小智
版权声明:本站原创文章,由 小智 于2025-11-09发表,共计3386字。
转载说明:除特殊说明外本站文章皆由CC-4.0协议发布,转载请注明出处。
使用智语AI写作智能工具,您将体验到ChatGPT中文版的强大功能。无论是撰写专业文章,还是创作引人入胜的故事,AI助手都能为您提供丰富的素材和创意,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您只需输入几个关键词或主题,AI便会迅速为您生成相关内容,让您在短时间内完成写作任务。
利用AI智能写作工具,轻松生成高质量内容。无论是文章、博客还是创意写作,我们的免费 AI 助手都能帮助你提升写作效率,激发灵感。来智语AI体验 ChatGPT中文版,开启你的智能写作之旅!
利用智语AI写作工具,轻松生成高质量内容。无论是文章、博客还是创意写作,我们的免费 AI 助手都能帮助你提升写作效ai率,激发灵感。来智语AI体验ChatGPT中文版,开启你的智能ai写作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