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计 995 个字符,预计需要花费 3 分钟才能阅读完成。
在浙江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的服装数字化设计与制造中心,过去那种“千人纱、万人布”的繁忙场景已不复存在。取而代之的是学生们轻松点击鼠标,便可让数字人穿上虚拟时装的高科技画面,这正是学校生成式 AI 设计技术的一部分。随着 2025 年中国国际大学生时装周的临近,学生们正在借助数字智能技术,奋力为今年的优秀毕业作品展做好最后的准备,努力使传统纺织产业焕发新的活力。
“我曾经在设计复杂的连衣裙时,打版的过程让我感到十分困扰。”大二的学生徐白露对此深有体会。她回忆起为一款连衣裙反复打版多达五次的经历,每次设计的微调都需要重新打版,才能见到成品效果。如果想要更改面料的纹理图案,她还得四处奔波去寻找合适的材料。如今,得益于学校引进的数字化系统,她只需在电脑的 3D 软件中轻松操作,就能迅速替换面料,并快速呈现出修改后的效果。
近年来,浙江纺织服装学院引入了由浙江凌迪数字科技有限公司开发的数字化系统,并在此基础上不断进行更新和迭代。该系统结合 AI 技术,辅助服装设计,通过录入布料的厚度、材质、克重和样式等信息,构建起庞大的数字面料数据库。记者在面料扫描室的现场体验中发现,录入一块面料的颜色、纹理和纱织等信息仅需 20 分钟,轻轻一按鼠标,这块面料便能生成虚拟的衬衣、西裤和包包等多种款式。
“数字面料不仅要展现平面效果,还需模拟多种穿着场景,体现物理的垂坠感和褶皱感。”浙江凌迪数字科技有限公司的资深培训师覃志银指出,设计师需考虑服装在人体活动中的褶皱效果,因此数字面料必须精准模拟真实的穿着状态,从而保证成品效果的准确计算。目前,学生们积极将新设计的面料录入数字面料数据库,一个学期内新增的面料款式可达上万种。
数字技术的广泛应用,正在深刻改变传统纺织行业的设计与生产模式。借助这一数字化系统,学生们能够在更短的时间内设计出更多的热门款式,不仅显著提高了设计效率,也激发了传统产业的潜力,为纺织行业的创新发展开辟了新的路径。同时,这也让即将到来的中国国际大学生时装周充满了更多期待和想象。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