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化赋能“数字人”形象的创新探索

共计 3476 个字符,预计需要花费 9 分钟才能阅读完成。

“苏东坡数字人”在《2023 中国诗词大会》上登场

在中央电视台的《2023 中国诗词大会》中,“苏东坡数字人”以“历史场景再现”的方式为参赛者出题,并与现场主持人及选手们进行了即时互动。它的亮相,使得“数字人”这一概念再次引发热议。

伴随着虚拟现实、边缘计算和实时动作捕捉等技术的迅猛进步,越来越多的 3D 超写实“数字人”应运而生,它们的形象愈发接近真实人类。这些外表出众、气质非凡的“数字人”穿梭于现实生活的各个场景中。“数字人”因此被列入“汉语盘点 2022”的年度十大新词汇之一。作为当前数字技术与文艺创作深度融合的产物,“数字人”展现了数字文化新业态和新模式的发展趋势,拓宽了网络文艺新媒体产品的审美想象与创新空间。然而,尽管“数字人”种类繁多,真正令人印象深刻的优质形象仍然稀缺。频繁出现的“数字人”形象往往趋于单一化、标签化和扁平化,未能有效传达其功能、内涵及审美特征。为“数字人”注入丰富的文化内涵,创造出既具中国文化气质又能吸引流量的优质形象,以满足人们对高质量数字文艺内容日益增长的需求,成为当前文艺建设背景下“数字人”发展的重要命题。

“将美的价值注入艺术之中”

外观出众、才艺横溢的“数字人”在资本市场与流行文化中越来越受到关注。与此同时,现实中的明星偶像频频跌落,虚拟偶像和“数字人”因而被塑造成具有鲜明“人设”的数字网红。原本用于动漫游戏角色设定的“人设”,如今已经成为网络流行文化人物形象创作和市场营销的重要工具。这些多样化的“人设”在“数字人”转型为顶尖网红的过程中扮演了不可或缺的角色,使得二次元文化的虚拟偶像与当代娱乐产业的造星机制无缝衔接。“数字人”的“人设”所具备的故事性、虚拟性和参与感,激发了粉丝在虚拟世界中对自我形象的投射。经过算法的定制化应用,这些“人设”能够精准触达年轻用户对“无菌审美”的追求,迅速形成引人注目的圈层效应,满足粉丝对在线互动的需求,并通过直播、短视频、演唱会和数字广告等多种平台,快速成为突破“次元壁”的热门网红,从而实现“数字人”IP 的文化价值与商业价值。

尽管“人设”是“数字人”形象创作的起点,但并不是终点。即便是再完美独特的“人设”,在面对粉丝的不断“表演”需求中,也可能被消耗为空洞、扁平的标签。如果一味迎合消费需求而精心包装的“人设”,将容易陷入套路化拼贴的限制,使得“数字人”形象变成没有成长空间的僵化符号,最终导致“人设崩塌”。优质的“数字人”形象需要源于“人设”,并高于“人设”。看似不同身份和角色的“数字人”形象,其实有很多共同点:年轻时尚、个性鲜明,散发着未来感与科幻感,既是完美偶像,也是有缺陷的“人”。他们在完美与缺陷之间游刃有余,而满足“爽点”或“萌点”的选择则取决于粉丝的偏好。

如果“数字人”仅仅停留在制造类型化的数字网红阶段,其形象依然模糊不清。要让“数字人”形象高于“人设”,必须从创造“人设”转向塑造人物,使“人设”成为人物的一部分,而非其替代品。借鉴古今中外优秀文艺作品中的人物形象,优质“数字人”形象的创造不仅需要独特的“人设”,还应在先进技术的支持下,进一步拓展“数字人”形象的成长空间,使其具备艺术感染力、文化吸引力和精神引领力。“将美的价值注入艺术之中”,只有这样,“数字人”形象才能拥有兼具思想和艺术灵魂,开辟更具内涵与潜力的数字文艺新境界。

通过新文艺形态展现文化自信

一些国际“数字人”形象之所以能够成为全球数字文化创意与“数字人”产业的领军 IP,源于其背后深厚的文化价值与文化活力所带来的内生动力。优质“数字人”的形象创造涉及角色设计、性格偏好、服装造型、才艺技能、语言风格及价值追求等多个方面,是优秀文化滋养下思想内容与艺术表达的有机结合,充分体现了文化美学与时代审美的融合。因此,可以说,优质“数字人”不仅是连接数字内容与用户的新兴媒介,也是科技与文化结合的全新文化载体和文化表达方式。一方面,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为“数字人”的创新发展奠定了深厚的文化基础,使其成为展示中国文化精神的符号载体;另一方面,“数字人”通过形象创造、故事讲述和场景应用等渠道,能够与当代的审美需求相契合,以新文艺形式表达文化自信。在当下内容为王的文艺发展潮流和全球数字文化竞争的背景下,“数字人”应该从中华优秀文化中汲取养分,在技术不断进步的基础上,创造出更多具备中国文化特质的“数字人”形象,才能不断增强其影响力。

优质“数字人”形象应体现艺术创造力与中华文化价值的结合。“数字人”并非虚幻的代名词,也不是单纯的技术产品。尽管二次元偶像与超写实“数字人”在技术应用和形象展示上有显著差异,但它们拥有共同的美学核心——源于生活、回应生活并融入生活。现实生活所蕴含的时代脉动与文化审美,正是“数字人”成长的土壤。就像所有文艺创作的规律一样,“数字人”的艺术丰富性始终依赖于生活。当越来越多的“数字人”出现在综艺节目、新闻直播、广告宣传及文博旅游等现实场景中,人们有理由相信,那些能够映射生活、反映生活,并将中国文化基因与现代生活美学相结合的“数字人”形象将会脱颖而出。中国文化基因蕴含丰富的人文精神与生命情趣,为“数字人”形象提供了坚实的文化品质和美学智慧,也是“数字人”创新发展的文化源泉。我们可以借鉴《经典咏流传》《典籍里的中国》《唐宫夜宴》等新国风形式,对传统文化进行年轻化的创意表达,将中华文化内涵的提炼与数字文艺的创新表达相结合,使数字文艺的发展与当代美学相契合,从传统走向现代,跨越古典与时尚之间,创造出更多具有中华文化气韵和自带“流量”的“数字人”形象,持续提升数字文艺的生命力。

在时代审美中努力彰显旨趣

虚拟偶像、二次元与 Z 世代是“数字人”文化的关键词,它们曾经成为青年亚文化的符号标签。随着技术、资本、市场和政策等多重因素的共同作用,Z 世代也逐渐成为自觉拥抱传统文化的创作和消费主体,“数字人”开始打破圈层界限,借助“科技与文化”的双重推动,逐渐进入主流文化视野,频繁出现在冬奥会、春节晚会、新闻直播等重要文化活动中。“数字人”在真实与虚拟交融以及突破“次元壁”的发展模式中,以新链接方式、新审美体验和新场景美学,推动网络文艺的新形态发展,形成了“风景独好”的数字媒介文化新图景。“数字人”景观的“新”不仅代表着网络文艺的发展趋势,也是时代脉搏与气象的象征,体现了艺术创作与“时代变革、中国进步、人民呼声”的紧密关系。流行文艺记录时代发展,也必定要以时代精神作为其价值底色。因此,当越来越多集科技、时尚、个性与互动于一身的“数字人”成为 Z 世代的偶像、各行业角色的代表,并开始挑战原有审美规范时,他们不仅是数字世界中的虚拟形象和流量的聚集者,更是被赋予责任与使命的数字“人”,成为美好精神生活的创造者和传播者。

“文艺只有向上向善才能成为时代的号角”,这就意味着必须充分发挥文化和美育的功能。优质“数字人”形象应明确文艺陶冶情操、提升气质的发展方向,用有品位的艺术为美好精神生活赋能,为人们提供审美滋养与心灵丰富的力量。一方面,要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下,指导“数字人”形象的创意发展与维护,打造健康向上的形象。我们不难发现,很多“数字人”正在化身社交平台和活动场景中的“社交达人”“顶流网红”,努力营造与时尚美妆、旅行打卡、美食评论、数字社交、情感探讨、人生困惑等话题相关的热度,持续拉近偶像与粉丝的距离。它们的“言行举止”在流量的推动下往往具有无限放大效应,因此需要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指导下,自觉避免泛娱乐化、庸俗化和感官刺激的倾向,传递积极向上的价值观念与审美风尚。另一方面,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形成时代文艺的标识,激发 Z 世代的文化认同与自信。优质“数字人”形象应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指引下,走高质量发展之路,努力彰显时代审美的旨趣,传播当代社会观念,反映共同的价值追求,才能以深刻的艺术魅力形成数字时代的文艺标识。通过中华美学与当代价值的结合,为数字文艺持续注入动力,以优质“数字人”形象向 Z 世代传递富有内涵与格调的文化精神,激发他们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与自信心,从而不断提升“数字人”形象的竞争力、影响力和文化魅力。

(作者:刘桂茹,系福建社科院文学研究所副研究员)

来源:今日头条
原文标题: 以中华文化内涵塑造“数字人”形象 – 今日头条
声明:
文章来自网络收集后经过 ai 改写发布,如不小心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本站删除,给您带来困扰,深表歉意!
正文完
 0
小智
版权声明:本站原创文章,由 小智 于2025-10-19发表,共计3476字。
转载说明:除特殊说明外本站文章皆由CC-4.0协议发布,转载请注明出处。
使用智语AI写作智能工具,您将体验到ChatGPT中文版的强大功能。无论是撰写专业文章,还是创作引人入胜的故事,AI助手都能为您提供丰富的素材和创意,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您只需输入几个关键词或主题,AI便会迅速为您生成相关内容,让您在短时间内完成写作任务。
利用AI智能写作工具,轻松生成高质量内容。无论是文章、博客还是创意写作,我们的免费 AI 助手都能帮助你提升写作效率,激发灵感。来智语AI体验 ChatGPT中文版,开启你的智能写作之旅!
利用智语AI写作工具,轻松生成高质量内容。无论是文章、博客还是创意写作,我们的免费 AI 助手都能帮助你提升写作效ai率,激发灵感。来智语AI体验ChatGPT中文版,开启你的智能ai写作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