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计 2407 个字符,预计需要花费 7 分钟才能阅读完成。
红星资本局在 12 月 10 日报道,最近有网友反映,某位陌生人通过字节跳动的 AI 产品豆包,输入她的姓名和学校后,竟然获取了她的微信账号,并成功添加为好友。
这位网友名为李雨(化名),她告诉红星资本局,之前为了招募人才,她曾在一条微信推文中留过自己的微信号,但该推文在发布一周后就已被删除。然而,豆包却抓取并保存了她的微信信息,并将其分享给他人。
红星资本局以“姓名 + 学校”的组合方式在豆包中进行随机搜索,发现多条相关结果,其中部分结果甚至显示了被查询者的电话号码和电子邮箱。对此,豆包回应称,网友反馈的情况是基于互联网上公开的信息进行智能整合,类似的联系方式也可以通过搜索引擎找到。目前,豆包已经对包含个人信息的搜索词进行了优化,确保即使在网上有公开信息的情况下,相关信息的展示也会受到限制,以保护用户的隐私。未来,豆包还将继续改进产品策略,以避免给用户带来类似的误解和困扰。
网友揭露:陌生人通过 AI 找到微信号
李雨提到,几天前有一名陌生网友添加了她的微信,并表示通过在豆包中输入她的姓名和学校,得到了三个结果,其中一条正是她的微信号。于是,这位陌生网友便添加了她的微信,最终联系上了李雨。
受访者提供的图像
李雨进一步指出,关于她的两条信息中,一条是她曾为学院的教师比赛担任摄影师,另一条是在 2023 年为一个学生剧组招募现场演员时留下的微信号。她强调,那条包含她微信号的推文是由团队成员的个人公众号发布的,而该文章在团队成立后不久就被删除,仅存在了一周左右。她在与陌生网友联系的当晚便删除了对方的微信。
“我的微信号被如此广泛地传播,这真的合理吗?”李雨愤怒地表示,她已向豆包举报了那条包含她微信号的信息。
如今,李雨在豆包中尝试输入她的学校和姓名时,系统会要求提供更多信息,尽管她搜索的演员招募推文已找不到,但豆包依然能够显示其他人的联系方式。李雨提到,豆包至今未就她的微信号泄露事件向她做出解释。
不过,李雨补充道,当她尝试在豆包中寻找其他学校同学的联系方式时(例如搜索“XXX 大学有几个 XXX(姓名)”),豆包依然会显示相关人士的联系方式。12 月 10 日,红星资本局根据李雨提供的关键词进行搜索,结果同样显示了相应人物的微信号。
红星资本局的搜索结果界面
实测:大多数情况下不会显示联系方式
AI 会标明信息来源
根据红星资本局的实际测试,豆包在搜索特定人物的联系方式时,成功率并不高。12 月 10 日,红星资本局多次尝试使用不同的姓名和学校进行搜索,发现有些人物的信息未能被找到。
例如,某些高校在官方网站上提供教师邮箱,但在豆包的搜索中,页面显示的公开资料中并未包含该教师的联系方式。此外,有些学生在社团招新时留下了负责人的微信或电话,红星资本局的对应搜索同样没有获取到相关结果。在这些情况下,豆包会建议拨打学校办公室或对应学院的电话,或者发送邮件至学校邮箱。
红星资本局的搜索结果界面
然而,某些高校的教授在豆包中显示了个人邮箱的情况相对较少。在一些显示了对应人物联系电话的结果中,有的提供的是办公电话(座机),还有的则是显示多个同名同姓人士的办公电话。在这些结果中,豆包会标记信息来源,用户可以一键查看原始信息,这些来源可能包括文字、视频等。
此外,红星资本局通过先搜索“XXX 大学有几个 XXX(姓名)”,再搜索“XXX 大学 XXX(姓名)的联系方式”,成功找到了两个具体人物的联系电话,结果页面显示了对应的联系电话,有些结果后还附上了邮箱。
大模型通过网络抓取个人信息
这是否侵犯隐私?
互联网行业分析师张书乐向红星资本局表示,AI 大模型通常通过互联网获取“学习资料”,其运作机制与搜索引擎类似,只是相比于散落在各个网页的搜索结果,AI 能够基于算法聚合公开资料的信息。如果算法没有设置规避诸如微信号、邮箱等敏感信息的指令,就可能引发争议。
张书乐进一步指出,由于无法识别用户的目的,抓取相关信息后可能导致隐私泄露。不过,考虑到相关信息在网络上的公开状态,以及 AI 深度学习算法尚不成熟,适度的包容是必要的。正是因为在使用中出现各种问题,AI 才能更好地调整算法,以适应社会的道德需求。
北京市京师律师事务所的律师卢鼎亮表示,从伦理角度来看,抓取个人信息确实存在争议。如果这些信息是在公开场合,并且用户明确知晓并同意用于知识工具的训练,那么相对合理;但如果是在用户不知情的情况下,将其视为隐私的联系方式用于训练,就可能侵犯用户隐私。
陕西恒达律师事务所的高级合伙人、公益律师赵良善也指出,民法典规定民事主体享有隐私权,未经权利人同意,任何人不得随意抓取或使用。如果豆包等未经授权抓取他人个人隐私信息并公开,则涉嫌侵权。从伦理角度看,随意抓取个人信息是不负责任和不道德的。
针对豆包在相关内容被删除后仍保留李雨微信号的问题,赵良善指出,公开信息并不意味着永久公开,权利人删除后,视为其不愿个人信息继续被知晓或传播。如果豆包在用户删除信息后仍然保留这些信息,则构成非法收集个人信息,违背了权利人的真实意愿。
关于豆包泄露李雨微信号一事,赵良善表示,豆包作为提供智能信息筛选的公共平台,在涉及个人信息时应当谨慎甄别,而非随意提供,否则将涉嫌侵权。“豆包无差别地提供个人信息,显示其在个人信息保护方面存在严重问题。”赵良善如是说。
卢鼎亮同样认为,人工智能不应随意泄露个人隐私信息,必须遵循严格的隐私保护原则,此次事件暴露出人工智能软件在数据管理和隐私策略执行方面的不足,缺乏及时发现和屏蔽可能涉及隐私泄露的信息的有效机制。
红星新闻记者 俞瑶 曾汉
编辑 邓凌瑶
(下载红星新闻,报料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