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计 1931 个字符,预计需要花费 5 分钟才能阅读完成。
2023 年杭州亚运会的“数字火炬手”
幕后拍摄原型竟然是一名来自广州的高中生!
在 9 月 23 日晚,
第十九届亚洲运动会于杭州隆重开幕。
在开幕式的主火炬点燃环节中,
超过 1 亿名“数字火炬手”与现场的火炬手
共同点燃了主火炬,
创造了亚运会历史上首个“数字与现实结合”的点火仪式。
据广州日报·新花城的记者了解,
来自广州市黄埔区教育局
和广州市玉岩中学的信息显示,
这位在开幕式上担任“数字火炬手”的
幕后拍摄原型,是广州市玉岩中学
高一年级的高愉同学。
据悉,
经过亚组委的严格筛选,
广州市玉岩中学田径队的高愉同学,以阳光健康的运动员形象成功入选。
高愉同学分享说,尽管拍摄过程艰辛,但回想这一段经历时,他心中充满自豪;虽然没有露脸,但以这样独特的方式参与亚运会的开幕,甚至算得上是“亲自”点燃亚运火炬,这段经历对他而言极为珍贵。
数字人如何“来到”现场观众面前?
在 9 月 23 日晚,象征着亿万数字火炬手的粒子汇聚在钱塘江上,最终形成数字人的形象。数字人在钱塘江上激起浪花,逐步走向开幕式主会场,与第六棒火炬手共同点燃主火炬塔。
虽然观众只能通过转播看到数字人在钱塘江上奔跑的画面,
但当数字人进入大莲花体育场时,
现场观众能够清晰地观看到他奔跑和点燃火炬的场景。
那么,这位虚拟的数字人又是如何“抵达”现场观众面前的呢?大莲花体育场内安装了一块宽达 185 米、高达 20 米的超大 IMAX 立体透视网幕,数字人传递火炬的超燃画面正是通过这块网幕呈现给现场观众的。
杭州亚运会开幕式团队视频硬体组的负责人刁景升解释,这块超大网幕由九个 IMAX 荧幕并排而成,是杭州亚运会的一项创新尝试,也是全球最大的荧幕。其主要特点是通透,观众可以裸眼欣赏悬空表演的乐趣。网幕拥有 300 万颗像素点,确保观众能够沉浸在杭州亚运会开幕式的华丽盛景中。
如何确保点火仪式的零失误?
作为亚运会历史上首个“数字与现实结合”的点火仪式,
数字人需与现场真实火炬手实现零误差,共同点火,这背后凝聚了众多幕后工作人员的辛勤付出。
杭州亚运会开幕式的制作人吴艳透露,数字人和真实火炬手同时到达主火炬前,其实是由真实火炬手奔跑,而导演团队则控制数字人播放的频率与速度。“如果数字人稍微快了一秒,真实火炬手就会慢一秒,这样两者就会错开,因此必须特别精准。”
杭州亚运会开幕式的虚拟执行创意总监崔永江,作为数字火炬手的“造型设计师”,见证了这一虚拟形象的诞生。他介绍,在点火的瞬间,数字人还需激活现场的点火装置,这几个环节的结合难度极高。“我们需要反复调整数字人的角度、大小、动作和点火姿势。”
为了在开幕式点燃主火炬的那一刻留住神秘感,每次排练点火环节都要在清场后进行,通常是在夜深人静时。
最终,当结合了力量、文化与科技元素的数字人,从钱塘江踏浪而来,逐步走向“大莲花”上空,与现场的火炬手共同点燃主火炬时,这一刻正是所有幕后工作人员辛勤付出的最佳体现。
中国队金牌收获模式启动
今天(24 日)是杭州亚运会开幕后的首个比赛日,
中国队迅速进入金牌收获模式,
截至今天 18 时,
中国队已获得 12 枚金牌,
目前位居金牌榜首。
网友们纷纷表示:中国队夺冠速度实在太快了!
根据杭州亚运会官网的信息,
在赛艇女子轻量级双人双桨决赛中,中国组合邹佳琪与邱秀萍获得了中国队在本届亚运会的首枚金牌,这也是本届亚运会的 首金。
在射击女子 10 米气步枪团体赛中,由王芝琳、韩佳予和黄雨婷组成的中国队同样获得了 金牌,并打破了亚洲纪录。
在赛艇男子轻量级双人双桨决赛中,中国组合范俊杰与孙满也获得了 金牌。
在武术男子长拳项目中,中国选手孙培原荣获 金牌。
赛艇女子双人双桨决赛中,中国组合鲁诗雨和沈双美获得 金牌。
在赛艇男子双人双桨决赛中,中国组合刘治宇与张亮也获得了 金牌。
在赛艇女子四人单桨无舵手决赛中,中国组合张书贤、刘晓鑫、王子凤和徐星叶获得了 金牌。
在赛艇男子八人单桨有舵手决赛中,中国组合李文雷、陈弦峰、徐桥、吕毅、冀高星、蔡鹏鹏、倪旭林、聂毅德和梁伟雄获得了 金牌。
在射击女子 10 米气步枪个人决赛中,仅 17 岁的中国选手黄雨婷获得了 金牌,并创造了新的亚运会纪录,韩佳予获得银牌。
在现代五项女子团体比赛中,由张明煜、边雨霏、钟秀婷和谢林芝组成的中国队获得了 金牌。
在现代五项女子个人比赛中,中国选手张明煜同样获得了 金牌,边雨霏获得铜牌。
祝贺中国队!
继续加油!
栏目主编:赵翰露文字编辑:宋慧
题图
图片编辑:徐佳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