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计 4149 个字符,预计需要花费 11 分钟才能阅读完成。

图 /IC
“他走进铁锈般的大门,看见地上凌乱的……”网文编辑周岐扫过眼前的文字,很快做出拒稿的决定,整个过程只花了 3 秒左右。
这本短篇小说开头大概有 100 多字,周岐判断大概是 AI(人工智能)“写”的,甚至“没仔细看它的故事”。时隔一个月再谈及故事梗概,周岐哪怕读了全文也“记不清”。
去年以来,大模型应用加速落地,在替代一些岗位的同时也悄然成了“写手”。一些人走捷径通过 AI 生成小说赚钱,但现实是,大部分 AI 直接出品的小说达不到网文平台的质量标准。
据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不完全统计,今年晋江、番茄小说、阅文等网文公司相继出手整治 AI 生成的低质内容。不过,缺乏有说服力的技术手段,成了平台的困扰。北京晋江原创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副总裁胡慧娟向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表示,目前市面上没有靠谱的、由相关部门背书的、具有法律效力的鉴定工具可以依赖。“无论是网文平台还是鉴定工具提供者,都可能遭到公正性方面的质疑。”
如今,行业开始探索相关技术和标准。今年 4 月底,中国音像与数字出版协会联合 16 家网络文学平台发布《网络文学行业反洗稿自律公约》,要求平台建立 AI 辅助创作使用规范,共享反洗稿经验和技术成果。
AI“写”小说,平台的烦恼
今年春节期间,晋江文学城(以下简称晋江)第一次遇到涉及“AI 辅助写作”的举报。
“一部作品个别章节存在残留 AI 指令的内容,我们网站举报中心及论坛讨论区等都在讨论这部作品。”胡慧娟至今记得,春节假期后十几天里,晋江连忙开会制定相关站内管理条例。
目前,晋江已处理 10 多起涉及 AI 辅助创作的投诉举报。AI 生成小说同样困扰阅文,旗下平台每月都会遇到几十起读者举报 AI 小说的情况。
在周岐看来,目前投往她邮箱的 AI 生成小说,大多不符合短篇小说写作规范,开篇交代不清晰,没跟上节奏要求,用户看不到信息,无法激发他们的付费意愿。“短篇小说讲究一句话几十字写清楚人物关系、故事背景,基本不会过多使用形容词。”周岐眼中,短篇小说开头应该像这样写:我生产当天,丈夫在赶来医院的途中,为了救落水的孩子不幸遇难,连尸体都没捞上来。
AI 直接“写”出来的小说通常会堆砌华丽的辞藻,还会使用“没有人情味儿的”词语,描述事件经过详细、准确,失去文字美感。“我们平时可能会用‘四十五度角仰望天空’来表达悲伤,而 AI 会写成‘我把头抬到 45 度,看着天空’,这就是区别。”周岐说。
去年开始,网文编辑发现这些“华而不实”的小说开始攻占收稿邮箱。有编辑透露,自己曾任职的一家网文平台曾在一周内检测出两三百本 AI 生成的小说,其中就包括已经连载了几十万字的作品。
到了今年,这类小说投稿仍有增多的迹象,战场也从长篇小说扩展到了短篇。周岐现在每看 100 篇投稿,大概有 5 到 8 篇稿子疑似由 AI 生成。
为了掩盖 AI 痕迹,作者会利用编辑修改建议不断“调教”AI 生成指令。匠紫编辑宋颖荟曾在一天内被四五位投稿人问了相似的问题:为什么稿件会被拒,能不能给一些具体建议。追问之下,其中一位作者才告诉她,课程老师教他们把编辑修改建议复制给 AI、优化指令,他们也会将调整过的小说复投。
编辑邮箱里,同质化投稿多了起来。宋颖荟曾收到几篇内容、剧情相似的投稿,都来自同一邮箱地址。她前脚刚在对方投稿的现代言情小说里见过的桥段,后脚又出现在古代言情、兽人、玄幻题材的小说里,只是主角名字不一样。
用 AI 打败 AI
据了解,网文通常可以投向编辑邮箱,由编辑判断是否签约,也可以投稿平台,达标后申请签约再由编辑判定。而各家投稿签约标准不同,这也成了 AI 生成的低质内容流向平台的可能途径。
今年 4 月,番茄小说为此修改了签约流程。自 5 月 7 日起,发起签约的作品将分别在 2 万字、5 万字、8 万字时获得三次签约机会。另外自 4 月 7 日起,在内容签约环节增加新的审核机制,加大审核力度,对不符合平台要求的低质内容做出拒绝签约、内容下架等处罚,对多次发布低质内容的作者将不再予以签约机会。
不过,据贝壳财经记者了解,仍有平台在投稿签约渠道上暂时缺少针对 AI 生成内容的管理机制。
阅文及晋江均向贝壳财经记者表示,会由编辑对申请签约的作品进行质量把关,阅文还有技术手段检测提示。目前,晋江申签通过率在 10% 以内。
据介绍,去年编辑们还能“一秒识 AI”,今年部分 AI 生成小说仿佛“进化”了一般,不再只是简单地堆砌形容词,而是使用大量意思相近词汇,或出现逻辑硬伤。例如,主角上一秒在家里刚起床,下一秒就出现在院子里打扫落叶。
一些编辑经验丰富,尚能看穿这类质量问题。“即使是短篇小说,场景变化也不会这么频繁、突兀。”周岐说。编辑却也有走眼的时候,周岐的一位编辑朋友看中一篇设定相对新颖的投稿并想要签下来,但又觉得整篇文章代入感不强、情绪较弱,索要稿件历史版本文档时,对方拿不出来才承认小说为 AI 生成。
“部分 AI 生成的低质作品,单靠人工评审相关片段,识别难度越来越高。需要通过技术攻防或大面积内容沉浸式阅读才能辨识,后续难度会越来越大。”阅文副总编辑胡说向贝壳财经记者表示。
拿不准时,一些编辑也会求助于 AI 鉴定软件,超过一定比例就拒稿。网文编辑王建材的标准是 AI 生成内容不能超过 20%。“如果脑洞内容确实比较好,这 20% 可能只是用 AI 润色表达,比例再高的话估计就是 AI‘写’的,主要得看稿子质量。”
编辑拒稿时点破 AI 生成问题,有时会引起纠纷,对方往往要求拿出证据。为避免冲突,周岐通常以质量不过关为由拒绝自己认定的 AI 生成小说投稿,不依靠软件鉴定结果。
“平台方如果没有确凿证据证明作品是 AI 辅助创作的,即使按照内部相关管理规定处理,也可能面临被作者起诉侵害名誉权的风险。”胡慧娟告诉贝壳财经记者,目前网站没有靠谱的、由相关部门背书的、具有法律效力的鉴定工具可以依赖。如果网文平台是鉴定工具提供者,工具公正性等问题可能会遭到质疑。
目前,晋江能够确定为 AI 辅助创作且违反网站原创管理规范的作品,基本在内容中残留了相关指令这种“铁证”。“其他‘看着像’的作品,因为很难有确凿证据,而且会让作者陷于自证困境,我们识别起来非常慎重,更多是接受用户投诉举报。”胡慧娟说。
对于“看着像”的作品,晋江有了自己的一套判定标准:如果有一个软件说“不是”就暂时认为“不是”,尽最大努力保护作者。
收到读者举报后,阅文通常会通过技术手段结合人工评审综合验证,也会定期内部自查 AI 生成内容,每周多次,并根据技术辨识、编辑评判、读者反馈等环节综合评判、互相验证。
记者选择了软件提供的几个指令,最终生成的小说片段。截图
一分钱可买到教程,像预制菜一样能否付费阅读?
贝壳财经记者在二手平台发现,个别卖家销售 AI“写”小说的相关课程,售价从 0.01 元到 1 元不等。这些课程号称可以使用所提供的 AI 指令在 ChatGPT、DeepSeek 或接入 DeepSeek 的开发平台生成小说,并通过平台签约的方式获益。记者浏览的几个课程中,大多教授如何注册番茄小说,有课程称,在番茄小说发帖子就有收益,甚至提供了安卓手机软件脚本操作的途径。
记者体验了一个宣称接入 DeepSeek 的软件看到,其提供大量指令,但主要是市面流行的网文元素集合,例如女主人设可以是呆萌、高冷、灰姑娘、大小姐、女尊等。不过,这一软件理解标签时过于表面,例如,它将“柔弱萝莉实则金刚芭比”的女主塑造成看起来“软萌”但“腰肢一拧”能够把 120 斤的反派“甩得飞了出去”,还通过带着“手工小狗挂件”来塑造“狗系”男主。
个别卖家销售 AI“写”小说的相关课程,宣称所提供的 AI 指令可以生成小说。截图
AI 生成小说如果一字不改,在编辑眼里是作者偷懒的结果,达不到原创性要求。
王建材不建议作者利用 AI 润色或细化文字表达,“这会让作者变得依赖工具,以后可能不再认真写书”。一些编辑认为,从 AI 生成内容里寻找新灵感很难,它更像是“别人吃剩下的东西”,就算是生成大纲,也参考了网上很多情节,而网文现在更多的是需要作者个人想法以及脑洞。
网文平台不反对使用 AI,而是反对利用 AI 机械性拼凑内容、以无意义情节填充字数的行为。胡说表示,阅文反对使用 AI 直接生成内容,用 AI 粗制滥造无意义内容属于禁止范畴,而用 AI 润色与扩写,未在故事与剧情视角下进行检查、审视、思考与调整,也属于要打击的范畴。
他将 AI 在创作方面的应用分为通用型 AI 和个性化 AI 两类创作路线,并认为两者最重要的区别在于故事设定、剧情推进、人物刻画究竟是 AI 还是作者主导。“目前以及在可见时间内,技术仍难以支持通用型 AI 创作。网文是现实世界的投影,小说里潜在的信息量上限多于整个现实世界。如果通用型 AI 创作开始实用,代表已经实现 AGI(通用人工智能)。”
他认为,通用型 AI 创作路线会导致内容同质化,不利于创新。“这条路走到尽头,是对作家职业的替代。”
目前,AI 生成小说的商业化价值受到质疑,一经平台发现,有可能追回稿费、停发网站福利等。“读者买的是作者一字一字敲出来的内容。”王建材说,读者不欢迎 AI 生成小说就像“不想吃预制菜一样”。
胡慧娟认为,在 AI 与人类作者产出内容质量一致的情况下,除非 AI 生产效率有极大提高,如当同样写一篇水平较高的小说,人类调教 AI 所需要的精力和时间比直接手写要小得多的时候,或者 AI 在生产内容上与人类有差异化区隔时,如 AI 生成的普通新闻稿在很多新闻平台代替了记者稿件,实现了商业化,记者则去写更深度的新闻稿的时候,AI 才有商业价值。
尽管如此,AI 生成小说有意开始商业化尝试。宋颖荟认识一位作者去年尝试在番茄小说平台投稿 AI 生成小说,但流量并不好。她也见过同行给 AI 生成小说开出一本 30 元或 50 元的买断价格。
据王建材透露,一本 AI 生成小说甚至能赚几万元,与她所在平台出圈作品差不多,但“这样的小说必定经过人工修改或多次指令调教”。
胡说预测,随着技术进化,AI 大概率最先在短篇网文上实现商业转化。
(应受访者要求,文中周岐、王建材为化名)
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 韦英姿
编辑 王进雨
校对 穆祥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