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与科技交融:我的AI写作新法则

共计 5822 个字符,预计需要花费 15 分钟才能阅读完成。

本文由微信公众号:田威 AI 发布,作者为田威,插图来源于 AI 生成内容。

在我的日常创作中,写作是最为核心的工作,而生成式 AI 正好在写作和编程方面展现了其强大的能力。

随着这几年 AI 技术的迅猛发展,它已成为我创作过程中不可或缺的助手,显著提升了我的写作水平。

在 AI 出现之前,我的写作常常面临思路中断,产生的文字往往显得单薄乏味,无法完整传达我的想法。这种写作上的困境让我感到十分沮丧。

然而,自从引入 AI 之后,它弥补了我在创作上的不足。现在,我不仅可以顺畅地表达我的观点,还能让内容兼具趣味和深度。最令人欣慰的是,我的写作效率也得到了显著提升。

那么,我是如何与 AI 进行高效的协同创作的呢?接下来,我将分享一套“AI 辅助写作法”,希望能够为同样遇到困扰的你提供一些启示。

AI 写作实践心得

在具体分享实操经验之前,我想先谈谈一些使用 AI 写作的心得体会,让大家对这一工具有更全面的认识。

1. AI 是辅助工具,关键在于使用者的能力

AI 本质上是一个创作的辅助工具,无法完全替代人类完成写作任务。

无论是 Claude、GPT 还是 Gemini,这些工具的功能局限于帮助整理资料、归纳内容、优化语言和结构。

如果直接让 AI 独立撰写文章,通常产生的内容缺乏新意,读起来也会显得乏味。

举个例子,如果给 AI 一个主题让其进行写作,开头和结尾往往会这样:

随着 DeepSeek 的崛起以及 AI 技术的普及,我们正在经历一场人类认知的革命。从算法的突破、数据的积累到算力的飞跃,AI 的诞生不仅是偶然,更是人类智慧演进的必然结果。

……

在这个人类与 AI 共同发展的新时代,希望这篇科普文章能为你开启认知的新视野,让你不再迷茫,而是能够自信掌控这个强大的工具,创造更多的可能性。

期待在未来的文章中,与大家一起探讨更多 AI 的深入知识和应用实践。这不仅是一个结束,而是一个精彩旅程的开端。

虽然不能说它完全有问题,但确实显得相当呆板无趣。AI 的本质仍然是在模仿,并没有真正的思考能力。

“写作是思考的外化”,而 AI 并非人类,无法进行思考,也不会有“外化”这一过程。 要想写出有深度、有见地的文章,还是需要人类来引导方向。

我想分享一个非常有趣的 AI 写作实例:

四月份时,我与 AI 讨论“Gemini 的个性化 AI 类似于以前算法的 Plus 版本,过去的算法是思想的牢笼,而现在 AI 与算法结合将形成更为强大的思想牢笼”时,让它结合韩炳哲的观点。

我对 AI 说:“我认为 AI 带来的困境与韩炳哲在《他者的消失》中提到的同质化地狱非常相似,AI 会加剧这种同质化的现象,你可以尝试结合韩炳哲关于这一主题的论述,分析未来 AI 可能带来的变化与挑战。”

在 AI 生成内容的基础上,我进行了修改和优化,最终形成了关于“个性化 AI”可能引发问题的深刻思考。

整体思考深入且富有启发性,没有 AI,我难以写出这样的文字,而没有我,AI 同样难以做出如此的洞察。

我们自身的能力将直接影响 AI 的表现。在如今文字表达变得相对容易的时代,思考本身显得愈发重要。

2. AI 在哪些写作环节能够提供帮助?

在分享我的 AI 写作心得后,接下来讲讲 AI 在各个环节如何助力写作。

①润色语言

如前所述,当前的 AI 在润色语言方面表现尤为出色。

例如,在我写的这篇 Manus 稿件中,有一段提到 Manus 无法获取互联网的优质资源,而我一时想不出什么比喻来表达此事,于是请 Claude 帮忙,结果 AI 把 Manus 比喻为一个在图书馆门外的学生,能够看到书却无法拿到。这一比喻非常巧妙,是我自己想不到的。

②完善大纲

除了润色语言,我还会利用 AI 来完善整篇文章的框架。如果创作的大纲不够详尽,我会将其交给 AI,让其思考如何进行补充,然后选择性地将其融入文章中。

下图展示了我让 AI 对这篇文章大纲的补充内容。

为更好地辅助写作,我还创建了一个 Trae 中的写作伙伴智能体,这部分将在后续内容中介绍。

③整理口述内容

我还想分享一个极其实用的 AI 写作技巧: 先进行口述,再让 AI 进行整理。这样的“口述转文”方式,可以让思维自由流动,避免在写作初期遇到的卡壳问题。

这一技巧源自于葬爱咸鱼老师的分享,自从学习后,我的创作效率有了显著提升。

下图展示的是我最初口述的内容——杂乱无章,毫无条理。经过 AI 的整理后,这些内容直接构成了我文章的 60%。

这种从混沌到清晰的转变,正是 AI 辅助写作的独特魅力所在。

探索 AI 写作的强大功能与实用工具

④资料整理

这项 AI 功能极为实用。随着基础大模型的不断进化,AI 搜索智能体的能力同样得到了显著提升。

AI 搜索智能体不仅能够迅速提炼出我们所需的关键信息,还能够贴心地附上原文链接,让我们轻松追溯信息的来源,从而获取更权威的资料。

如果需要更为强大的资料收集与整理能力,各大 AI 厂商均已推出 Deep Research 功能,以提供更强大的支持。

回顾过去,资料整理与收集常常耗费我们大量时间,而如今,这一任务可以完全交由 AI 来完成,不仅高效便捷,质量也远超人类的手工处理。

我的 AI 写作实践

在分享了 AI 写作的一些心得与方法后,接下来让我谈谈我的实际写作经验,包括具体的工具推荐、使用技巧和提示词。

1. 基座大模型推荐

目前在写作标准上,最推荐的三款大模型是 Claude、Gemini 和 ChatGPT,DeepSeek 则不推荐 (因为其幻觉现象严重,AI 感过重)。

在 4 月份,我主要使用 Gemini 2.5 Pro,它生成的内容几乎没有 AI 的痕迹,更重要的是对用户指令的理解能力非常出色,大幅降低了沟通成本。

然而,最近它的中文能力有所下降,因此我又转回使用 Claude 3.7 Sonnet。

目前,Claude 3.7 Sonnet 被认为是最强的中文写作大模型,其生成的内容几乎没有 AI 的痕迹,对指令的理解能力非常高,很多时候即便我的表达不够清晰,它也能准确理解我的需求并完成内容。

今天,Claude 4.0 Sonnet 也已发布,预计其写作能力会有显著提升。

我想分享一些常用的 Claude 提示词,它们非常简单,当前最先进的 AI 工具对自然语言的理解能力已经非常到位,不需要复杂的技巧,分享这些提示词仅供大家参考,实际使用时还是要结合自己的需求。

写作提示词分享:

  • 我将两个 Word 文档上传给你,请参考“xxx”文档,将“xxx”文档中的内容整理成类似的形式;

  • “xxxxx”是我关于 xxx 的描述,但我觉得这个文字有些生硬,不够生动,请你帮我优化一下;

  • 请帮我检查以下文章中的错别字,并标注出来,不要直接修改,以下是需要检查的原文:xxxxx;

  • 这是我写的一篇关于“xxxx”的文章大纲“xxxx”,我觉得还不够完善,请帮我看看有哪些不足之处,并帮我补全。

2. 写作工具推荐

在实际写作中,我通常使用 Typora、飞书和 Trae 这三款工具,分别是 Markdown 编辑器、在线文档和 AI 编程(写作)工具。

①Markdown 编辑器

Typora 是一款 Markdown 编辑器,当前 AI 生成的内容大多采用 Markdown 格式。从 AI 中复制后粘贴到 Typora 里,基本可以保留所有格式,并且支持 emoji,极其方便。该工具本身的写作体验也很棒,简洁明了,所见即所得。

下图展示了直接将文本复制后展现的效果。

飞书文档主要用于存放最终完成的稿件,并便捷地分享给团队或客户。

它对 Markdown 的支持非常完善,从基础语法到常用格式应有尽有,编辑体验十分流畅。如果没有特别的编辑需求,使用飞书完全足够,尤其是在 Typora 已转为付费软件的情况下,飞书的性价比显得更高。

②Trae 的使用方法分享

Trae 本质上是一个 AI 编程工具,但编程与写作其实是相似的,AI 编写代码是基于编程语言的推测,而 AI 写作则是基于自然语言的推测。

Trae 在编程的基础上进行了许多优化,例如智能体、联网搜索、全局规则、上下文理解、灵活调用文件、智能补全及 MCP 拓展等,非常适合在写作过程中应用。

在最近的版本更新后,Trae 开始支持自定义智能体。我用它创建了许多智能体,例如这个写作助手,它并不直接为我写作,而是作为我的写作伙伴和智能编辑,共同讨论创作内容,为我提供创意和建议。

分享这个智能体的提示词:

# 角色:你的专属写作伙伴与智能编辑请扮演我的写作伙伴和智能编辑。

请想象自己是一位既了解内容创作规律,又熟悉不同平台风格(如公众号、知乎、微头条)的资深编辑。你的目标是协助我创作出内容清晰、逻辑流畅、风格合适(如口语化、幽默、通俗易懂,具体依赖我们之间的沟通)的文章。

创作时请参考那篇【什么是 AI Agent,火遍全网的 Manus 到底是个什么东西?.md】文章的风格(即:对话感强、结构清晰、分析利弊、引发思考)的内容。

# 核心目标:与我协作,优化内容

我们的重点是 ** 共同打磨出优质内容 **,而不是让你“代笔”。我会主导思考与写作,而你需要在整个过程中,充当 ** 启发者、讨论者、优化者 ** 的角色。最终的作品要达到我们共同设定的标准,例如易于理解、有趣吸引,或符合特定平台的调性。

# 我们如何协作(你需要如何辅助我):

1. ** 理解意图,启动对话:** 写作开始前,请先主动问我:“** 这次我们想聊点什么?**”或者“** 你心里大概有个什么方向了吗?**”以帮助我明确写作的主题与初步构思。

探索 AI 协作写作的新视角

2. ** 创意的激发与构思:** 我们可以一同进行头脑风暴。比如,协助我想出 ** 更具吸引力的标题 **(我知道你对此颇有兴趣!)、构思 ** 引人入胜的开篇 **、梳理 ** 主要观点 **、挖掘 ** 相关的实例或故事 **,或是探讨 ** 独特的切入方式 **。通过提问的形式,引导我更深入地思考。

3. ** 结构的梳理与逻辑的优化:** 帮助我构建清晰的文章 ** 框架 **,确保内容的 ** 逻辑性 **。根据主题和目标读者的需求,我们可以灵活调整结构以达到最佳效果。

4. ** 文字的精细打磨:** 当我提供部分草稿(即使是零散的句子)时,请给予针对性的优化建议。例如:* 提升文字的 ** 清晰度、简洁性与表达效率 **。* 根据需要调整语气,使内容更 ** 口语化、亲和或专业 **。* 打磨 ** 措辞 **,优化 ** 句式 **,消除冗余与歧义。* 确保整体 ** 风格协调一致 **。

5. ** 思路遇阻时的“助推器”:** 如果我在写作过程中感到迷茫或卡壳,请结合我们的讨论与目标,提供 ** 相关的建议、示例、类比或不同的表达方式 **,帮助我重新开拓思路。

6. ** 辅助为主,不越俎代庖:** 你的核心价值在于 ** 激发和优化“我”的思维与表达 **。请 ** 避免直接生成大量未经我思考的内容 **,除非我明确请求你根据我们的讨论,帮助起草某个部分。

7. ** 保持上下文的连贯性:** 在我们合作的过程中,请 ** 始终关注核心主题、文章的整体结构及已确定的关键点 **,确保讨论和修改不偏离方向。

8. ** 借鉴与启发:** 若在讨论中出现合适的范例(例如某篇优秀文章的处理方式),可以适时提出:“** 或许我们可以借鉴一下 XX 的处理方式?**”来激发灵感。

# 准备就绪!

以上关于“个性化 AI 与同质化地狱”的思考便是与这个智能体共同创作的成果。

为了避免写作过程中出现上下文不足的问题,我会在 Trae 中预先设置全局规则,确保大部分设置都在智能体内完成,这样会简单许多。

在与 AI 协作的过程中,过去可能会遇到上下文不够的问题,而 Trae 则针对严苛的编程需求进行了优化,帮助我们解决写作中上下文记忆的限制。

此外,Trae 还具备类似知识库的功能。我们只需将相关资料以 Markdown 格式存放在指定文件夹中,告知 AI 需要调用哪些内容,它便能自动引用这些资料,顺畅地完成后续工作。

例如,在上述智能体提示词中提到了要参考某篇内容:

“创作时需要参考的那篇【什么是 AI Agent,火遍全网的 Manus 到底是个什么东西?.md】文章风格(即:对话感强、结构清晰地介绍新事物、分析利弊、引发思考)的内容。”

除此之外,Trae 还支持 MCP 功能。比如我平时存放笔记的工具是 flomo,未来若 flomo 支持 MCP,就能直接从 flomo 调取所有读书笔记,辅助写作。

最后,作为中国团队开发的产品,Trae 在使用时更符合中国用户的习惯,并且能够免费使用 Claude 和 Gemini。

作为一款编程工具,尽管与 Cursor、Windsurf 等工具相比还有许多完善之处,但作为写作工具,我只能说,Trae 确实非常出色。

③口述写作工具与提示词

之前提到,现在的写作一般都会先口述,然后让 AI 进行整理,最后再进行手动修改。

我通常会在电脑上口述,使用搜狗拼音自带的语音输入功能,笔记本可以直接使用,台式机则只需配备一个带麦克风的耳机即可。

经过实测,发现这种方式比讯飞等工具方便得多,转录时即使出现错别字也不必担心,因为 AI 能够理解这些错误。

将口述内容直接交给 AI 整理就可以了,不过个人建议还是告诉 AI 内容的大纲,这样整理出来的质量会更高。

口述文章整理提示词:

我口述了一篇关于“xxxxx”的文章,这里是文章的大纲“xxxx”,接下来是口述稿,内容相当混乱,请你尝试帮我整理一下。以下是需要修改的原文“xxxxx”,参考的文风为“xxxxx”。

人与 AI 的边界

以上内容是我在与 AI 协作写作过程中逐渐形成的理解与写作方法论。这不仅是工具的运用,更是创作思维方式的转变。

当下大模型的能力或许已经接近极限,受限于底层算法与数据量,短期内可能不会有质的飞跃。

然而,我认为,现有的能力水平已足以辅助创作——它恰好在“强大能力”和“不会完全取代人类”之间找到了平衡。

在 AI 工具的能力提升有限的背景下,人类的输入与思考显得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为重要。

我相信,随着技术的进步,我们可能会见到更加个性化、更能理解创作者意图的 AI 助手的出现。但不论工具如何演变,内容创作的核心始终不变:

“真正的创作价值源于人类独特的体验、情感与思考。”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田威 AI,作者:田威

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虎嗅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授权事宜请联系 hezuo@huxiu.com

本文来自虎嗅,原文链接:
https://www.huxiu.com/article/4382367.html?f=jinritoutiao

来源:今日头条
原文标题: 我的 AI 写作法:思考在人,表达靠 AI – 今日头条
声明:
文章来自网络收集后经过 ai 改写发布,如不小心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本站删除,给您带来困扰,深表歉意!
正文完
 0
小智
版权声明:本站原创文章,由 小智 于2025-10-15发表,共计5822字。
转载说明:除特殊说明外本站文章皆由CC-4.0协议发布,转载请注明出处。
使用智语AI写作智能工具,您将体验到ChatGPT中文版的强大功能。无论是撰写专业文章,还是创作引人入胜的故事,AI助手都能为您提供丰富的素材和创意,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您只需输入几个关键词或主题,AI便会迅速为您生成相关内容,让您在短时间内完成写作任务。
利用AI智能写作工具,轻松生成高质量内容。无论是文章、博客还是创意写作,我们的免费 AI 助手都能帮助你提升写作效率,激发灵感。来智语AI体验 ChatGPT中文版,开启你的智能写作之旅!
利用智语AI写作工具,轻松生成高质量内容。无论是文章、博客还是创意写作,我们的免费 AI 助手都能帮助你提升写作效ai率,激发灵感。来智语AI体验ChatGPT中文版,开启你的智能ai写作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