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计 1581 个字符,预计需要花费 4 分钟才能阅读完成。
1
“机器真的能够思考吗?”这个问题在七十年前就引起了讨论。如今,AI 不仅能思考,还能创造诗歌、绘画和编程,这让我感到如同邻居家的二狗子他爸似的,整天担心失业。前几天,我请 AI 帮我写情书,结果它快速写了八百字,感动得我的暗恋对象直接问我是不是参加了写作速成班。
说实话,现在的 AI 写作已经进步飞速,远不如以前那样只会说“你好我好大家好”。我上次测试某个写作 AI,让它创作一篇关于秋天的散文,结果它用“银杏叶如小扇子”和“桂花香气扑鼻”这样的描写,简直比我小学时的作文强了一百倍。最让我吃惊的是,它甚至能模仿鲁迅的风格,开头就来一句“我家门前有两棵树,一棵是枣树,另一棵也是枣树”,让我愣住了。

2
谈到 AI 的实际应用,真是无所不能。我表姐在广告公司工作,她们现在写标语时,首先会让 AI 生成 50 个备选方案。上周接到一个奶茶店的项目,AI 提供的“喝一口就上头”立刻被客户认可,效果远胜于她们脑暴三小时得到的创意。
不过,也有失误的时候。我的程序员朋友让 AI 编写代码,结果生成的程序运行起来像拖拉机,bug 多得修不完。最后,他无奈地说:“还是自己动手,AI 写的代码就像泡面包装上的照片,仅供参考。”不过实事求是,AI 在基础代码框架方面确实能省去不少时间和精力。

3
言及 AI 的局限性,这一点显而易见。它就如同一个超级学霸,能够熟记教科书的每一个字,但让它写出有灵魂的文字时却显得无能为力。我试着让 AI 写我奶奶的传记,它能把时间线理得清晰明了,却无法表达出奶奶在厨房里悄悄给我塞红薯的温暖情感。
创意行业的朋友告诉我,现在 AI 最擅长的是“排列组合式创新”。例如在设计 logo 时,它能生成一百个版本,但若想要那种令人眼前一亮的设计,仍需依赖人类设计师的灵感。我的摄影师朋友更是指出,AI 修图像是一种美颜滤镜,好看是好看,但每个人的样子都几乎相同。

4
如今,连我们这些科技爱好者也开始感到焦虑。最近参加的一次线下聚会,大家的讨论焦点是“哪些工作会被 AI 取代”。写作者担心自己的饭碗,程序员忧虑自动生成代码会影响工作,甚至画师们也在抱怨 AI 绘画的水平已经接近真实。
然而我认为,AI 再强大也只是一种工具,就如同电锯再锋利也需要人来操作 。它可以写出华丽的文章,却无法完成你给女友写的那些肉麻情书;它能生成规范的解决方案,但无法处理你家庭中的婆媳矛盾。那些需要真情实感和人生经历的工作,AI 仍然无法胜任。

5
从另一个角度看,AI 解放了我们在重复劳动上的时间,这无疑是好事。就拿我那个当编辑的学姐来说,她现在在审稿时,先利用 AI 过滤错别字和语法错误,效率提高了好几倍。她说终于可以从“校对员”升级成“内容把关人”,这正是技术进步的体现。
最关键的是我们必须学会与 AI 协作。目前,我在写作时常常借助 AI 来寻找资料和整理大纲,但核心观点和具体案例还是得自己思考。这就像开车用导航,路线由 AI 来规划,但方向盘还是得自己掌握。

6
总而言之,AI 如今就像一个特别能干的小助手,能够帮助你查找资料、撰写初稿和进行设计,但最终的决策还得由你来做。 与其担忧被取代,不如思考如何充分利用这个强大的工具 。毕竟在计算机刚问世时,也曾有人担心算盘师傅会失业,而现在看来,这两者根本不是一个层面的事情。
最后,我想说,只要人类仍然有生活的需求,仍然面临夜晚失眠的烦恼,需要真实的智慧和情感的工作就永远会存在市场。让 AI 去处理标准化的任务,而我们则专注于创造更具温度的东西。
科技改变生活,科技服务人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