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计 2398 个字符,预计需要花费 6 分钟才能阅读完成。

0
每当正月十五来临时,我总会联想到朋友的爷爷那段踏上修仙之旅,炼制金丹的故事。
在他用人工智能编写的家谱中,他的爷爷恰好是在那一天顿悟飞升的。
史称“道爷我悟了”。
1
没错,我明白这个事情可能有点过于夸张了。
普通人或许难以理解,为什么会有人如此编排自己的祖辈。
但他告诉我,这一切都源于他与爷爷在过年期间的闲聊,谈及爷爷的遗憾。
就如每个家庭都有辉煌的家史,他的曾祖父年轻时也经历过不平凡的生活,直到他前往俄罗斯经商,最后生死未卜。
他一离开,家乡的富裕生活也随之终结,究竟有多惨呢?
可以这么说,《活着》在他们家看来简直平淡无奇。
爷爷甚至认为余华老师的作品还需磨练。
是的,岁月如梭,富贵与苦难皆如过眼云烟,已无可言说。
然而,爷爷心中确实有着深深的遗憾,八十四岁的人生已近尾声,他渴望了解自己的曾祖父的去世真相与埋葬地点,甚至是否还有后代存在。
年轻时,他对血脉和亲情并无概念,甚至没保存几张爷爷的照片;
然而等到年纪大了,回头一看,自己居然和爷爷的照片中一模一样。
按理说,爷爷可能会遗憾终身,难以解开这个心结。
2
不过,我的朋友却有了一个新奇的尝试。
他使用了一款名为豆包的人工智能产品。
出于一种奇妙的灵感,他通过刚获得的信息,让豆包生成了一个平行时空的故事,讲述爷爷如何在国外智斗十八个歹徒,最终成为英雄,并育有三子三女。
需要强调的是,这个故事并不出色,甚至可以说相当糟糕。
即便是最新版本,依旧缺乏细节和背景,角色也没有心理刻画,内容单薄得像纸片。
这就如同你儿时看过但未读完的老连环画,撕掉封面后再也无所谓。
不过豆包的妙处在于,它还会附加许多细节,比如歹徒的绰号、埋藏的宝物,别人对爷爷的评价,甚至三子三女都有详细的名字和职业,仿佛在平行世界中度过了一生。
这让朋友在再次回到爷爷家时,爷爷依靠在窗边,从口袋中拿出放大镜,逐字逐句地读完后,念叨着几个名字,长长地叹了一口气。
东部沿海的潮湿气候无法渗透到西北,凝聚成一阵阵旋涡,象征着一个个未了的心愿。
那么更深层的含义是什么呢?
外公甚至变成了他的小观众,正如他小时候喜欢缠着外公听故事一样,他不断催促外孙写下从爷爷奶奶到父母的故事,催促声此起彼伏。
3
听到这里,我忍不住笑了,觉得他在夸大其词。
因为无论是谁,都难以接受自己的长辈被如此戏谑,更何况这戏谑者竟是自己的孙子。
这简直是自找麻烦。
而且他究竟想要什么呢?
朋友却说,是啊,确实应该如此。
他从最初的兴奋激动,到后来疲惫应对,甚至随意编排出许多类似于外公与云岚宗的故事,外婆是艾莎公主,小姨外婆带着无垢者军团横渡流沙河的离奇情节,他原以为外公会知趣地放弃。
然而,事情的发展却恰恰相反。
外公只是微笑着,静静享受着每一个故事,接着询问还有没有下一集,是否还有下一集。
这些故事是真是假,他心里明白吗?
他当然明白。
外公的祖辈那些赛博后代从未出现过,他心里知道吗?
他同样知道。
外公对一切都了然于心。
不过,这些都不重要,也无所谓。
在他八十四年的人生旅途中,他对人工智能和计算机的认知几乎为零,但他清楚地知道外孙愿意花时间为自己编织故事,这才是真实存在的。
外孙那颗真诚的心,毫无疑问也是如此。
相比之下,那些他和外婆无数次在电视前观看的低俗肥皂剧,这些故事无疑要好得多,更何况主角还是自己。
这就足够了,就这样吧。
4
再来一篇,再来一篇,再来一篇。
于是,每当回到家,他便开始一项极具创意的故事创作,作为三十岁的他,为全家编纂一个零添加的赛博家谱。
故事中的人物不仅是外公,还包括许多他不认识的老邻居,他们曾在他孩提时抱过自己。
然后,他将这些故事打印出来,给外公欣赏。
每当故事呈现时,外公都会拿出放大镜,认真逐字阅读。
遇到像筑基、金丹、克苏鲁这些新鲜概念时,他还会认真地用手吐吐沫,翻阅家里的旧词典,找不到后才会询问具体含义。
当外公记忆中的那些熟悉名字以新的形式在故事中复活时,他们也会感到兴奋,那种感觉就像在意外场合听到自己喜欢的冷门歌曲。
这些注定被遗忘的名字,第一次以纸质的形式被保存下来,拥有了自己的传记故事。
甚至这些赛博的老者们也开始互相核对细节。
当故事提到外公被渔霸欺负,修好爷爷传下来的三体曲率引擎去荒岛求生时,其他老者们都惊叹地表示,那段时期确实如此;
当外公谈到自己被村里的地主女儿退婚时,所有的老者们则交头接耳,认可老李家的确不行,这一做法的确不妥;
而当作为一辈子木匠的外公,从木心中挖出古铜戒指,被木刺扎手后觉醒异能,怒吼出“三十年河西三十年河东,莫欺少年穷”的那一刻,其他人也纷纷拍打大腿,感叹早该如此。
我最后调侃他,你这不就是在哄老人吗,难道他们都糊涂了,你竟然能把他们哄得团团转。
他说,是的。
但这又有什么影响呢?
如果我是我祖父,我能回忆的那些片段,恐怕要比我余生的时间还要悠久。
甚至,当我想起年轻时的故事,那些回忆对我而言,已似他人的经历。
如果一切都忘却了,也无妨,那就以你所说的为准吧。
我的生活经历过太多开放式的结局,每一个转折都赋予了我不同的人生。如果你能讲述一个平行宇宙中我的故事,那也许会很精彩。
或许有些假设,未必不能成为我故事的一部分。
那么就开始讲述吧,我们都期待着。
就这样讲述,仿佛这些事情真的发生过一样。
就这样继续,把他们的可能性带入下去。
从一个家族的历史,扩展到整个人群的谱系。
这些故事仅需存在,不必追求真实。
我真心为五千年后的考古学家们感到遗憾,等他们挖掘到本地的族谱时,可能会惊讶于人类早在五千多年前便已进入了修仙的世界。
但这又有什么关系呢?
或许那个时候,世界已经被人工智能统治了。
而现在,就让我们继续书写吧。
就像,他们曾真实地生活过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