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计 1048 个字符,预计需要花费 3 分钟才能阅读完成。
“对不对,查《辞海》。”这句经典的口头禅不仅展示了《辞海》百年来的读者信赖,更体现了社会对其权威性和科学性的高度认可,同时也反映了公众对其准确性的赞誉。在生成式人工智能蓬勃发展的当下,如何在确保知识传播高效的同时,维持内容的准确性,成为了内容创作者、出版机构及知识传播者们亟待解决的重大课题。最近,百度与上海辞书出版社及鲸汤(上海)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联手,运用《大辞海》的内容数据与文心一言的大模型技术,推出了智能知识审校系统“辞文”,为《大辞海》更好地服务读者和编辑开辟了新的途径。
上海世纪出版集团副总裁、上海辞书出版社党委书记兼社长秦志华介绍到,“辞文”依托文心大模型的理解、生成、逻辑和记忆等四大能力,并结合 Agent RAG 技术架构,成功实现了四项技术突破:精准的知识溯源、强大的多轮推理、动态知识更新机制以及智能的交互式审校流程,这使得《大辞海》的知识不仅能被学习,还可以灵活运用。
来源 / 采访对象提供(下同)
其中,多轮推理能力使“辞文”能够进行复杂的推理,核实多维度的合理性,揭示那些表面上看似正确但实际上存在逻辑错误的内容。例如,在审核一篇有关历史人物的文章时,“辞文”不仅仅核对时间线,更会通过多重推理来验证人物关系、历史背景及事件顺序等多个方面的合理性。
交互式审校流程的智能化让“辞文”具有了强大的对话功能,能够与用户展开深入的多轮交流,准确把握用户的需求,提供高度个性化的审校建议。这种人机协作的模式,既保留了人工审校的专业判断,又充分发挥了人工智能的效率优势。
在实际应用中,“辞文”系统的成效显著。数据显示,使用“辞文”后,审校效率提高了 300%,错误识别的准确率达到了 80%。
百度集团副总裁、深度学习技术及应用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副主任吴甜指出,“辞文”是百度与上海辞书出版社合作的创新成果,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它不仅提升了审校的效率,更在于保障文化与知识传承的准确性和权威性。
据了解,百度将继续深化与上海辞书出版社的合作,进一步完善产品功能,拓展应用领域,以便为用户提供更加全面、高效、智能的文本审校解决方案,加速人工智能技术与出版、传媒的深度融合。
新民晚报记者 金志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