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计 1244 个字符,预计需要花费 4 分钟才能阅读完成。
中新网上海2月19日电 (记者 郑莹莹)中国的大模型在各行业中的影响力愈发显著。到2024年底,上海市已经有大约60款大模型获得了相关部门的备案,数量在全国范围内排名第二。在2025全球开发者先锋大会即将在上海举行之际,记者对沪上多家企业进行了相关话题的深入采访。
大模型逐渐走入大众生活
不得不承认,过去使用大模型的门槛相对较高。正如上海稀宇科技有限公司副总裁刘华所言,开源技术的推广显著提升了人工智能的普及率,使更多的人能够免费体验到高水平的大模型。
“之前,公众能接触到的免费大模型往往质量较低,使用体验一般。如今,越来越多的AI企业选择开源,这无疑推动了行业的渗透。”他表示。
随着用户们体验到“大模型的魅力”,这也为大模型公司开拓了新的业务机会,甚至让一些顶尖企业实现了“在家中静待,客户主动上门”的理想局面。
中国大模型企业士气高涨
大模型技术的发展速度真是令人惊叹。每隔几个月,国际上都会有新的重大突破浮现。
作为“追赶者”的中国企业面临着巨大的压力,往往在辛苦追赶的过程中,新的技术又已跃升至更高的层级。
虽然近年来中国大模型在飞速发展,并且形成了竞争激烈的“百模大战”,但行业内依然难免被问及:我们何时能诞生出自己的ChatGPT或Sora?
然而,中国大模型的崛起无疑提升了行业的整体士气。
刘华指出:“此次事件实际上重塑了海外对中国大模型的认知,以前大家可能认为中国无法研发出优秀的大模型,现在中国的品牌形象得到了极大的提升。”
他补充道,这对中国AI企业在国际市场的拓展具有重要的积极作用。
携手共进,拓展技术边界
在2月18日,上海阶跃星辰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宣布将其两款多模态大模型开放给全球开发者。这是阶跃星辰首次推出其Step系列基座模型。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姜大昕表示:“我们坚信,多模态模型是实现通用人工智能的关键,但目前尚处于初级阶段。我们期待与社区的开发者共同探讨,拓宽模型技术的边界,并推动产业的实际应用。”
资料图:2024年3月,嘉宾在2024全球开发者先锋大会演讲,左侧写着“未来可期,但需要我们共同想象”。记者 郑莹莹 摄
科技领域瞬息万变,行业正加速迎接新的机遇。
“在过去的两年中,许多新技术的普及需要投入大量的教育成本。如今,中国大模型的广泛应用吸引了更多人尝试和体验人工智能,探索其应用潜力,这对行业生态而言无疑是个好消息。”商汤科技的产品总监贾安亚指出。
她强调,随着整个行业的训练和推理成本大幅降低,企业能够在相同的硬件条件下,部署更大、更通用的模型。
即将在上海举办的2025全球开发者先锋大会将汇聚国内外开发者,大会主题为“模塑全球 无限可能”,旨在推动业界交流与人工智能的发展。
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副主任张宏韬曾表示,预计到2024年,上海市人工智能产业规模将突破4000亿元,同比增长超过7%。(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