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计 1881 个字符,预计需要花费 5 分钟才能阅读完成。
7月30日
全球最大的人工智能开源平台
HuggingFace的最新榜单发布
前十名中竟有九席来自中国
位于海淀的人工智能公司智谱
于7月28日推出了
新一代开源旗舰模型GLM-4.5
迅速登顶榜单!
这款在28日21时07分上线的大型模型,发布后仅经过10小时,便迅速攀升至HuggingFace榜单第二名,创造了增速新纪录,吸引了多家海外媒体的关注。
OpenAI特别提到智谱
智谱被认为是中国最大的AI独角兽。在6月底,美国人工智能公司OpenAI发布了一份关于中国AI的研究,特别提到了智谱,指出其在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合同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果。路透社28日的报道中提到,智谱作为中国“AI六小虎”之一,被OpenAI提及后备受瞩目。
GLM-4.5于7月28日发布不到两小时,美国社交媒体平台X便将其置于首页推荐。美国消费者新闻与商业频道在28日的报道中提到:“中国企业正在积极研发的AI模型,不仅智能化水平显著提升,使用成本也在持续降低,这与深度求索(DeepSeek)曾经引发市场震动的核心优势形成呼应。”
彭博社在28日的报道中指出,智谱作为OpenAI的竞争者,正在全球范围内努力与OpenAI抗衡,以期在这一蓬勃发展的行业占据重要地位。此次旗舰模型的发布又一次强化了这一竞争。
印度财经媒体MINT在其报道中提到:“GLM-4.5的推出,正值中国AI企业活跃度不断提升之际——在这个长期由美国企业主导的领域,众多中国创业公司正全力提升市场知名度与行业认可度。更强大、更易获取的模型相继推出,为国际AI竞争注入了新的活力。”
中国企业在开源大模型榜单上占据主导地位
近几个月,中国的人工智能初创公司纷纷推出新的开源模型。截至7月30日,HuggingFace榜单显示,前十名开源大模型中,中国企业占据了9席,而前五名中更是有四席属于中国。在全球AI舞台上,中国大模型以开放和普惠的态度,形成了强大的竞争力。
记者发现,在这十款开源大模型中,位于第四位的是总部在美国的Boson.ai公司,其他九款模型则分别归属于智谱、阿里通义、腾讯混元、月之暗面。
HuggingFace作为全球最大的AI开源社区,其榜单根据平台上模型的热度进行排名。
中国的大模型公司为何能占据榜单?硅谷知名风险投资公司Benchmark的合伙人比尔·古尔利曾在文章中指出,中国的开放AI模型所带来的组合效应十分显著,模型之间可相互促进,新模型的推出也变得更为顺畅。一位AI创业者在评论中表示,这是软实力的新杠杆。
这些国产大模型不仅开源,性能也相当出色,价格具备竞争优势。目前,智谱GLM-4.5系列模型的参数量仅为同类主流模型的一半甚至三分之一,API调用价格低至每百万tokens(词元)输入0.8元,输出2元,远低于市场主流价格。
通用人工智能的重要进展
“此次国产大模型引起外界广泛关注,正是因为其原生智能体能力已达到新高度,标志着AI向通用人工智能迈出了重要一步。”智谱相关负责人表示,这款大模型不再仅仅是一个被动回答问题的“聊天机器人”,而是希望成为能够理解复杂目标、自主规划并执行多步骤任务的“AI员工”。例如,最新发布的GLM-4.5模型可以完成全栈开发任务,轻松生成复杂的应用、游戏和交互网页。在实际应用中,用户在智谱网站上使用GLM-4.5模型时,仅需一句简单的指令,就能让其独立开发出具备搜索功能的网站、可以发送弹幕的网站,甚至直接上线一个完整的小游戏,如“笨鸟先飞”。
智谱的相关负责人透露,GLM-4.5模型在复杂推理、代码生成及智能体交互等多项通用能力上实现了技术突破与能力融合,经过综合测试,其性能已跻身全球领先水平。在涉及研究生水平推理和复杂软件工程能力等12项全球认可的硬核测试中,综合得分排名全球第三,在所有国产和开源模型中均位列第一。
据了解,此模型首次在单一模型中实现了推理、编码及智能体能力的原生融合,以适应未来智能体应用不断增长的复杂需求。智谱的CEO张鹏在接受采访时提到,现有模型尚不能称为真正的通用模型,有些偏重编程,有些擅长数学,而有些在推理方面表现突出,但没有一个模型能够在所有任务上都实现最佳效果。GLM-4.5正是为了整合这些不同能力而努力,力求在一个模型内融合所有这些能力。未来的大模型必将朝着将各种能力综合到一起,成为一个“全优生”的方向发展。
记者:倪恒虎
编辑:李祎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