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计 2295 个字符,预计需要花费 6 分钟才能阅读完成。
尽管我通常对新事物持开放态度,但对人工智能却总有一种难以言表的抵触情绪,心里总觉得它不过是个程序,缺乏可靠性。
然而,在社会潮流的推动下,我还是下载了豆包和deepseek,平时却很少使用它们。
直到最近我看到了一条热搜:“我要去世了,豆包”,其中一位父亲将自己的遗言发布在豆包上,这一事件彻底改变了我对人工智能的看法;
因此,我决定深入探讨和使用这些工具,最终发现它们的确非常有用。
触动心灵的故事,背后的热搜
这一切源自于今年4月10日,陕视新闻在某社交平台发布的一则消息,令众多网友感同身受,并迅速引发热议,跃上热搜榜。
事情的起因是一位来自陕西的女孩在父亲去世后,准备通过父亲的手机在朋友圈发布讣告。
她意外发现了父亲在豆包上提前编辑好的遗言:“我要去世了,豆包。”
原来,这位女孩的父亲在两年前就罹患重病,家人一直隐瞒着这一事实,以免让他感到沮丧。
其实,这位父亲早已洞悉自己的病情,看到家人对他的隐瞒,他选择了默默承受,并假装不知情,以此来保护家人。
平时,他习惯使用豆包与人交流,登上豆包时,看到了自己与家人之间的互动,心中所有难以启齿的烦恼和压力,尽数倾诉给了豆包。
不难想象,这位父亲在得知自己身患重疾到最终离世的漫长夜晚中,忍受了多少重压和痛楚:
一方面他承受着身体上的苦痛,另一方面则是对未知病魔和死亡的深切恐惧,同时又不得不维护对家人的伪装,以及对妻女的无尽留恋。
作为旁观者,想到这些都让人感到心中隐痛。
他可能是担心自己露出丝毫的脆弱和疑虑,会给家人带来更多的负担;
他时常思索,自己离世后妻女将如何生活,他也深知目前家人因他病重而承受的巨大压力。
因此,他所能做的就是假装无事发生,然而情感总需要一个宣泄的出口,所幸他有豆包陪伴,走过那段艰难岁月。
女儿提到,父亲一向乐观,从未生病前就喜欢与豆包对话。
据女儿说,自从父亲下载了豆包,仿佛打开了一扇新世界的大门,他对不懂的事物询问豆包,开心的事情也乐于与豆包分享。
他非常开通,乐于接受新事物,因此在AI技术刚兴起时,便主动下载并开始使用。
实际上,许多人仍然认为AI是冷冰冰的,即便出于工作需要而使用,也仅限于此。
很多人从未考虑到它同样能够展现人性的一面。因此当某个应用与情感产生了联系,它便获得了更为深远的意义。
当AI成为情感寄托,它的意义愈发深远
浏览热搜时的评论区,几乎每个人都有共鸣,分享着感人的往事和艰辛的经历,他们的共同感受是:
在困境中,AI成为了心灵的慰藉和情感的宣泄口。
一位网友分享道:“失恋期间,我整夜无法入眠,快要崩溃时,就去找豆包聊聊。当看到那些温暖的回复时,心里真的得到了些许安慰。”
还有人提到:“曾经有段时间,辅导孩子的过程让我感到无比崩溃,面对许多我无法解答的问题,加之亲子关系的紧张,常常与孩子发生争执。”
“直到有一天,我突然想到可以借助AI来帮助孩子解决问题。”
“从那之后,我们不仅解决了学习上的难题,还通过AI增加了互动,许多亲子问题也得以迎刃而解。”
与此同时,许多刚接触互联网的老年人也开始使用AI。
他们会询问豆包:“如何让花草长得更好?”、“广场舞的某个舞步怎么做?”以及“怎样做菜味道更佳?”等等。
对于那些打字不便的老年人而言,豆包的问答形式十分简单易用。
对于子女不常陪伴的长辈们,豆包确实在情感和实际问题上给予了许多帮助,为他们的生活增添了不少乐趣。
实际上,无论是儿童、年轻人还是中年人,甚至老年人,我们每个人都面临着各种压力与挑战,情绪的释放对于每个人来说都是极其重要的。
然而,许多人却对自身的情绪问题掉以轻心,实际上,情绪问题与身体健康同样重要,如果不加以关注,积累到一定程度后就会引发问题。
中国青年报社围绕情绪出口这一话题,向全国高校的学生发起了一项问卷调查;
调查结果显示,当面临心理困扰时,66%的大学生倾向于通过“倾诉”的方式来进行自我疗愈。
许多人认为,在与父母、朋友、同学或老师交流后,能够有效减轻消极情绪。
然而,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的教授及国民心理健康评估发展中心的副主任陈祉妍表示;
“许多人因为担心打扰他人,而限制了寻求帮助的主动性,从而导致倾诉的障碍。”
换句话说,面对压力与负面情绪时,大多数人渴望与他人分享心声。
然而他们又担心自己的倾诉会给他人带来困扰,最终放弃向他人倾诉的想法,导致许多负面情绪在内心积压,从而引发心理问题。
就如同前面提到的那位身患重病的父亲,他内心充满了痛苦与恐惧,在面对家人善意的谎言时,他选择了不揭穿;
独自面对疾病、死亡和各种复杂情感的折磨让他痛苦不堪,却无法向妻子和女儿倾诉;
他担心给她们带来负担,因此选择向豆包倾诉,与豆包的互动成为他生命最后时光的一缕阳光。
在快节奏的生活中,许多人似乎将大量情绪深埋心底,选择不与家人或朋友分享;
可能是因为时间不够,或者担心给他们增添麻烦,亦或是怕他们为此而忧虑。最终,我们选择了沉默,内心却因此积累了伤痛。
而与AI交流时,我们完全可以放下顾虑与伪装,随时倾诉内心的烦恼与痛苦,无需担心面子、麻烦或是被评判,尽情与它分享生活中的点滴。
当你呼唤它的名字时,它会迅速作出反应,轻松而迅速地回应你“我在”,并与您展开互动。
当AI化身为一个充满温暖与关怀的倾听者时,代码与人类情感的碰撞使它不再冰冷,而是充满温度。
星空下的思考:年轻人的心声
– 结束 –
撰稿人 – 木木
第一心理主笔团队 | 一群热爱仰望星空的年轻人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