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计 796 个字符,预计需要花费 2 分钟才能阅读完成。
在2023年4月11日,北京迎来了阿里云峰会。阿里巴巴集团的董事会主席及CEO张勇在会上宣布,阿里巴巴旗下的所有产品将全面接入“通义千问”大模型进行升级改造,这其中包括了天猫、钉钉、高德地图、淘宝、优酷及盒马等多项服务。他补充道,阿里云将打造一个强大的大模型基础设施平台,除了阿里的通义大模型外,还能接入各类高校、科研机构及企业的专属大模型,为个性化模型的训练与服务提供支持。
在此次会议上,阿里云智能的首席技术官周靖人正式推出了“通义千问”大模型,并对其功能进行了简要的介绍。
张勇在会上指出,经过接入“通义千问”进行测试后,钉钉、天猫精灵等产品的智能化水平得到了显著提升。钉钉在接入后,能自动生成工作方案,并在会议纪要结束后生成总结及待办事项。此外,新增的图片生成应用功能使得用户只需拍摄并上传一张草图,就可以自动生成低代码业务应用,从而降低了开发门槛。
自2019年开始,阿里便启动了对大模型的研究,并在不久前发布了阶段性成果:“通义千问”大模型。张勇表示,阿里云目前已经构建了包括模型即服务(MaaS)、平台即服务(PaaS)和基础设施即服务(IaaS)在内的三层架构,其中模型即服务涵盖了基础大模型、通义大模型、企业专属大模型、魔搭社区及API服务等内容。
他强调,面向人工智能的新时代,所有产品都应借助大模型进行重新设计。基于这一理念,阿里云希望帮助更多企业利用大模型,使得每个企业都可以基于“通义千问”拥有适合自身行业的专属大模型。张勇还指出,大模型的研发不仅是算法层面的挑战,更是一个涉及底层庞大算力、网络、大数据与机器学习等多个领域的复杂系统工程,必须要有超大规模的AI基础设施来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