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计 1641 个字符,预计需要花费 5 分钟才能阅读完成。
在 7 月 11 日晚,阿里通义千问团队宣布了其人工智能聊天产品 Qwen Chat 的重大升级,旨在提升用户的交互体验,并新增多种实用功能。
用户只需登录通义千问的首页,便可直接开始对话,解锁包括“深入研究、图像生成、网页开发、深度思考、搜索”等多项功能。除了网页端,用户还可以下载桌面客户端,实现“一站式”解决日常提问、内容创作和复杂问题处理的需求。
经过整理,记者发现本次 Qwen Chat 更新的几个主要亮点:
首先,用户可以直接在网页首页开启聊天。通过访问通义官网,用户无需繁琐的步骤即可与 Qwen Chat 进行对话。这一优化显著降低了使用门槛,增强了产品的可达性和即时性。
其次,Qwen Chat 实现了多种功能的整合。它不仅能进行自然语言对话,还集成了“深入研究”“图像生成”“网页开发”“深度思考”和“搜索”等多项能力模块。例如,在“图像生成”模式下,用户只需文字描述即可生成高质量的图片;而“网页开发”功能则能够帮助前端开发者快速构建代码。
另外,新增的桌面客户端支持一键唤起 MCP(模型上下文协议),实现跨应用调用和自动化任务执行。这使得不同的 AI 模型与外部工具之间的壁垒被打破,从而提高了工作效率。
近期,阿里通义千问的大模型不断迭代,持续推出新模型和新功能。今年 4 月 29 日,阿里推出了开源大模型家族的新成员 Qwen3,在多个权威基准测试中全面超越 R1、OpenAI-o1 等全球顶尖模型,展现了极强的竞争力,成为全球开源模型的佼佼者;5 月 13 日,推出了 Deep Research(深入研究),这一功能能够整合海量在线信息,帮助用户高效完成科研工作,通过多步骤的搜索与分析,将复杂数据汇总成易读的报告;而在 6 月 27 日,发布的多模态统一理解与生成模型 Qwen VLo,能够以渐进式的方式逐步生成整幅图片,尤其适用于需要精细控制的长段文字生成任务。
在提升技术能力的同时,阿里也在努力弥补其大模型在产品力方面的短板,增强模型产品的易用性以及用户的感知度。业内人士分析认为,此次 Qwen Chat 的更新不仅增强了其产品力,同时也体现了阿里在构建统一 AI 平台方面的战略意图,旨在打造一个用户友好、功能丰富、高度集成的智能助手。
值得一提的是,通义千问作为全球最大的开源模型,已通过开放 API 和云服务深入企业市场。根据国际数据公司(IDC)的最新报告,预计到 2024 年,中国 AI 基础设施(AIIaaS)市场中,阿里云将占据 23% 的份额,位列市场第一,超过第二名和第三名的总和;在生成式 AI 基础设施领域,阿里云在模型训练和推理市场中均取得了领先地位。IDC 预测,随着生成式 AI 基础设施市场的快速演变,行业头部格局将加速收敛。
根据阿里最新发布的财报,“云 +AI”已经成为公司新的增长引擎。在 2025 财年,围绕“AI 驱动”战略,阿里云智能集团实现营业收入 1180.28 亿元,同比增长 11%。阿里表示,受强劲的 AI 需求影响,公共云收入增长迅速,AI 相关产品的收入已连续七个季度实现三位数的增长,全年收入在持续突破双位数增长。
年报显示,2025 财年,阿里云服务了大约 63% 的中国 A 股上市公司,阿里云模型平台“百炼”的用户数量显著增加,阿里 AI 产品在传统行业中迅速普及。在年报致股东信中,阿里表示,未来十年,最大增量和变量将是以 AI 为核心的驱动力带来的变革,阿里将全力投入 AI 基础设施和技术先进性建设,提升全球科技竞争力,并将其转化为持续的业务增长动力。
同时,阿里在 AI 领域的投资仍在持续。今年 2 月,阿里宣布未来三年将投入 3800 亿元用于 AI 基础设施建设,这一投资金额超过了阿里过去十年的科技总投入。7 月 3 日,阿里巴巴集团发布公告,计划发行本金总额约 120 亿港元、2032 年到期的零息可交换债券。募集的资金将用于云计算基础设施的建设以及支持国际电商业务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