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人的进化之路:从诞生到今天的变革之旅

共计 2235 个字符,预计需要花费 6 分钟才能阅读完成。

数字人直播的发展历程如同一场技术、内容与商业模式的交融创新之旅。从最初的简单尝试到如今的技术密集领域,这一过程展现了其不断演化的轨迹。以下图表总结了数字人直播的主要发展阶段及其特征,旨在帮助读者迅速把握其演进脉络:

发展阶段

时间范围

核心技术

主要特点与代表案例

驱动因素与影响

萌芽与探索期

2000 年 -2016 年

初级 CG 动画、语音合成

* 早期探索:2001 年,英国推出首位虚拟主持人“阿娜诺娃”(Ananova)48。

* 中国尝试:央视在 2004 年推出虚拟主持人“小龙”4。

* 特征:以 2D 形象为主,表情缺乏灵活性,互动性有限,主要依赖于预录内容,尚未实现大规模应用 8。

技术上的局限(CG 成本高、AI 智能化水平低 8)成为主要障碍。

爆发与增长期

2016 年 -2019 年

动作捕捉、实时渲染、深度学习(语音识别、NLP)

* 关键事件:2016 年,日本虚拟主播绊爱(Kizuna Ai)正式出道,被誉为“首位 VTuber”,引发了虚拟主播的热潮 28。

* 平台与企划:日本的彩虹社(NIJISANJI)、Hololive 等众多虚拟主播项目相继出现,推动了 VTuber 的批量推出 2。

* 技术进步:动作捕捉技术使表情与身体语言更加自然;AI 语音合成技术取得突破(识别率达 97%)8。

* 内容多样化:从视频扩展到直播、游戏、音乐和聊天等多种形式 2。

* 技术推动:AI 技术(语音识别、NLP)实现了根本性突破 8。

* 二次元文化:为虚拟主播提供了坚实的用户基础 8。

* 粉丝经济:打赏、周边产品等模式日趋成熟 2。

成熟与多元化期

2019 年 -2022 年

AI 合成、超写实数字人、多模态交互

* AI 合成主播:2018 年,新华社与搜狗联合推出全球首个 AI 合成主播 48,2019 年央视与人民日报等紧随其后推出 AI 虚拟主播 8。

* 技术升级:NeRF 神经辐射场、光场重建等技术提升了图像的真实感 1;AI 技术使得 24 小时不间断直播成为可能 39。

* 跨界应用:

* 电商直播:京东的“言犀”AI 主播在单场直播中 GMV 突破百万 3。

* 虚拟偶像:洛天依在跨年晚会上亮相 5;柳夜熙等超写实数字人获得热度 59。

* 企业服务:万科数字人员工“崔筱盼”用于内部流程处理 9。

* 政策支持:国家广电总局于 2020 年发布的规划,鼓励虚拟主播在新闻、综艺等节目中的应用 48。

* 资本流入:相关投资的增多,互联网巨头(如百度、腾讯、科大讯飞等)纷纷布局 8。

* 降本提效:企业寻求降本增效,疫情加速了线上化的需求 39。

智能化与普及期

2022 年至今

AIGC、大模型、元宇宙、脑机接口(探索中)

* AIGC 推动:大型语言模型(如 ChatGPT)使数字人与观众之间的互动更加自然,具备内容生成能力,甚至能够依据观众情绪调整对话策略 1。

* 技术融合:与 AR/VR/ 元宇宙的结合,探索更具沉浸感的直播体验 5。

* 应用深化:

* 品牌营销:超写实数字人(如 AYAYI、翎)逐渐成为品牌代言的新选择 9。

* 成本降低:AI 技术简化制作流程,降低数字人生产的门槛(如通过讯飞配音输入文本便可生成播报视频)1。

* 未来展望:朝着多模态交互、个性化定制发展 3,同时探索脑机接口等前沿交互方式 1。

* AIGC 技术的突破:生成式 AI 和大模型技术为核心交互带来质的飞跃。

* 元宇宙愿景:为数字人提供了更广阔的应用场景和想象空间 5。

* 工具化与普及:技术的普及化使得中小企业乃至个人亦可制作和使用数字人进行直播 1。

发展驱动因素

数字人直播的演变离不开多种因素的综合推动:

• 技术迭代:这是最关键的驱动力。从早期的 CG 动画到动作捕捉,再到 AIGC,每一次技术的突破都显著提升了数字人的真实感、互动性和可获取性 18。

• 用户需求与文化基础:二次元文化为虚拟主播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忠实的粉丝群体推动了其不断发展 8,而大众对新颖内容形式的渴求也助力其破圈。

• 资本与产业投入:互联网巨头、创业公司、投资机构的积极参与,加速了技术研发与市场的培育 8。

• 政策支持:国家层面的政策规划为虚拟主播在特定领域(如媒体)的应用提供了明确的方向和支持 48。

• 商业模式创新:从粉丝打赏到电商带货、品牌代言及虚拟员工等多样化的商业路径吸引了持续的投入 39。

现状与挑战

目前,数字人直播正处于由 AIGC 赋能的智能化普及阶段。数字人不再是遥不可及的高科技展示,而是逐渐演变为实用工具。

然而,这一领域也面临着一些挑战:

1. 情感互动与真实性:与真人主播相比,数字人在深度情感共鸣及即兴互动方面仍显不足,缺乏“灵魂”的表现有时让人感到冷漠 4。

2. 技术成本与门槛:尽管技术逐渐普及,制作高精度、高智能化的数字人仍需相对较高的投入 1。

3. 伦理与隐私问题:数字人的“中之人”权益、数据安全以及可能引发的虚假信息传播等问题亟待规范 5。

4. 审美疲劳与内容同质化:随着数字人数量的增加,保持内容的持续创新与独特性成为了关键挑战。

未来展望

展望未来,数字人直播的发展可能将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 更加深入的智能化:AIGC 将赋予数字人更强的内容创作与个性化互动能力,使其真正成为“有思想”的伙伴。

• 更加沉浸式的体验:结合 VR/AR 及元宇宙,提供高度沉浸并可交互的虚拟直播体验 5。

• 更加广泛的应用场景:从娱乐和电商扩展至教育、医疗、金融及政务等多个领域 36。

• 更加平民化的工具:技术将进一步降低使用门槛,使个人和小团队也能够轻松创建和运营自己的数字人头像。

来源:今日头条
原文标题: 数字人发展史 – 今日头条
正文完
 0
小智
版权声明:本站原创文章,由 小智 于2025-09-27发表,共计2235字。
转载说明:除特殊说明外本站文章皆由CC-4.0协议发布,转载请注明出处。
使用智语AI写作智能工具,您将体验到ChatGPT中文版的强大功能。无论是撰写专业文章,还是创作引人入胜的故事,AI助手都能为您提供丰富的素材和创意,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您只需输入几个关键词或主题,AI便会迅速为您生成相关内容,让您在短时间内完成写作任务。
利用AI智能写作工具,轻松生成高质量内容。无论是文章、博客还是创意写作,我们的免费 AI 助手都能帮助你提升写作效率,激发灵感。来智语AI体验 ChatGPT中文版,开启你的智能写作之旅!
评论(没有评论)
利用智语AI写作工具,轻松生成高质量内容。无论是文章、博客还是创意写作,我们的免费 AI 助手都能帮助你提升写作效ai率,激发灵感。来智语AI体验ChatGPT中文版,开启你的智能ai写作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