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首例!“文心一言”抢注案揭示人工智能名称权益保护新趋势

共计 2101 个字符,预计需要花费 6 分钟才能阅读完成。

新重庆 - 上游新闻

在 4 月 25 日,恰逢第 25 个全球知识产权日之际,重庆市高级人民法院公布了“重庆法院 2024 年度知识产权典型案例”。这些案例涵盖了垄断行为、商业秘密、专利侵权、假冒注册商标罪等多个领域,并包括重庆首例商业诋毁纠纷中行为保全禁令,以及人工智能商品名称权益保护的案例。

网络水军操控下的商业诋毁行为

小贷公司被判赔偿 60 万元并公开道歉

2023 年 6 月,某消费金融公司发现,在多个自媒体平台如“微信视频号”、“抖音”和“今日头条”上,出现了大量账号批量发布关于“花呗封停规则”的视频,内容包括“超过八成用户无故降额,纷纷卸载逃离”等信息,同时还宣传与“花呗”竞争的小贷产品,并引导用户至某小贷公司注册的多个微信公众号。

经调查发现,这些视频通过约 200 个账号发布,数量超过 300 个。某消费金融公司认为这些视频内容严重失实,影响了“花呗”和“借呗”的声誉,因而以商业诋毁为由向渝中区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在诉讼过程中,该公司发现相关视频仍在网上广泛传播,因此向法院申请了行为保全。

法院在审理时认为,某消费金融公司是“花呗”和“借呗”的运营方,其产品享有较高的知名度和市场影响力,理应受到保护。

法院还指出,某小贷公司的行为可能构成商业诋毁,如果不及时采取保全措施,可能会对某消费金融公司的商业信誉和声誉造成损害。因此,法院裁定某小贷公司立即删除相关视频,并停止在上述平台发布虚假或误导性信息。

裁定作出后,某小贷公司迅速删除了相关视频。随后,法院认定该小贷公司的行为构成商业诋毁,判其赔偿某消费金融公司损失共计 60 万元,并公开道歉。

案件的典型意义

本案是对利用“网络水军”进行商业诋毁行为的首次行为保全禁令,标志着重庆在处理此类案件上的一个重要进展。此案充分展现了行为保全制度在事先救济和预防损害方面的功能,对于打击网络黑灰产业链和加强网络治理具有积极的示范作用,有助于维护市场环境的公平与诚信。

人工智能名称的恶意抢注

两人被判赔偿损失及合理费用 3 万元

2023 年 2 月 7 日,媒体广泛报道某科技公司将其 ChatGPT 人工智能项目命名为“文心一言”。随后,该科技公司实际开发并运营了这一产品。

当天下午,某甲科技公司迅速申请工商登记,并于 2023 年 2 月 9 日获准注册,企业名称中包含“文心一言”,经营范围包括互联网信息服务等,股东为向某某和张某某,该公司在存续期间还备案运营了 16 个以“文心”为名的网站。

之后,某科技公司对向某某和张某某提起诉讼,案发于重庆自由贸易试验区人民法院。

在审理过程中,某甲科技公司选择了简易注销,其网站也停止了运营。而向某某则伪造了与证人的微信聊天记录,并唆使证人删除相关证据,试图证明其确定“文心一言”名称的时间早于某科技公司。

原告认为,某甲科技公司使用“文心一言”这一有影响力的商品名称构成不正当竞争,且由于被告在审理过程中注销公司,理应承担连带责任,因此要求赔礼道歉及赔偿损失。

法院审理后认为,“文心一言”作为 AI 的名称,具有显著的区分性,公众关注度高,且在某甲科技公司注册之前已被大量媒体报道,迅速传播,具有一定影响力。

某甲科技公司注册使用“文心一言”这一名称,可能导致公众误解其与某科技公司有特定联系,构成不正当竞争。向某某伪造证据并唆使证人删除证据,法院对其处以 5000 元罚款。

考虑到“文心一言”的知名度以及 AI 领域的特殊性,判决向某某和张某某赔偿某科技公司损失及合理费用共计 30000 元。一审判决后,双方均表示服判息诉。

案件的典型意义

本案是重庆市首例保护人工智能名称权益的案件。人工智能作为引领技术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战略性技术,依法保护其合法权益,有助于促进新型生产力的培育与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该案有效打击了恶意抢注人工智能名称的行为,最大限度地维护了人工智能研发成果的权益,对新技术和新业态的案件审理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偷拍样车内饰并传播

拍摄者被判侵权

原告某汽车公司专注于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的整车制造。在新车开发测试阶段,要求测试人员在离开样车时进行全面保护,并对厂区实施封闭管理,在多个地方张贴禁止拍摄的标识。

陈某因好奇心理,想提前了解该车的信息,于是于 2023 年 7 月 6 日,未经许可混入原告厂区,偷拍了样车的内饰。

陈某被工作人员发现后,要求其删除拍摄内容,然而他假装删除,离开后却恢复数据并在网络上传播。

在法庭上,原告指控陈某侵犯其商业秘密,陈某则辩称原告未采取合理保密措施,因此不构成侵权。

重庆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认为,合理保密措施是一种平衡,能够有效防止信息泄露的措施即可。法律并不要求权利人采取超出一般预期的措施来保护信息秘密。原告对其涉密信息采取的封闭式管理措施,即使信息未加密,也应视为合理保密措施。

因此,法院认为陈某的行为导致原告失去对商业秘密的控制,构成侵权。

案件的典型意义

本案是人民法院保护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企业商业秘密的典型案例,准确界定了商业秘密案件中保密措施合理性的认定。充分体现了法院在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背景下,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和维护企业技术创新成果的重要价值导向。

上游新闻记者 徐勤

原稿点击>>

抢注“文心一言”?重庆发布首例保护人工智能名称权益典型案例 - 重庆日报

正文完
 0
小智
版权声明:本站原创文章,由 小智 于2025-09-21发表,共计2101字。
转载说明:除特殊说明外本站文章皆由CC-4.0协议发布,转载请注明出处。
使用智语AI写作智能工具,您将体验到ChatGPT中文版的强大功能。无论是撰写专业文章,还是创作引人入胜的故事,AI助手都能为您提供丰富的素材和创意,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您只需输入几个关键词或主题,AI便会迅速为您生成相关内容,让您在短时间内完成写作任务。
利用AI智能写作工具,轻松生成高质量内容。无论是文章、博客还是创意写作,我们的免费 AI 助手都能帮助你提升写作效率,激发灵感。来智语AI体验 ChatGPT中文版,开启你的智能写作之旅!
评论(没有评论)
利用智语AI写作工具,轻松生成高质量内容。无论是文章、博客还是创意写作,我们的免费 AI 助手都能帮助你提升写作效ai率,激发灵感。来智语AI体验ChatGPT中文版,开启你的智能ai写作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