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风革新热议】打破人工智能写作的“新八股”束缚

共计 1028 个字符,预计需要花费 3 分钟才能阅读完成。

【文风改进的深思】

作者:李定广(上海师范大学教授)

如今,谈及文风的缺失,借助人工智能(AI)进行写作而形成的“新八股”现象尤为显著。这种所谓的 AI“新八股”是指在当前人工智能技术迅速发展的背景下,各行业文章写作中出现的模式化、模板化和形式化趋势,类似于历史上曾流行的“八股文”。无论是政府和企业的报告,社会各界的文学创作,还是教育与学术界的研究论文,都可以见到 AI“新八股”的影子。虽然这些文章表面看似规范、全面且华丽,实际上却存在严重的“机器病”,可以归结为一种形式主义的僵化文体、内容空洞的废话和缺乏创新和真情实感的表现。

那么,如何有效解决这一问题呢?弘扬中华传统优秀文风或许是一剂良药。

中华优秀文风是历代中国人对写作风尚的审美追求,其内涵融合了儒家的文道观、道家的自然观和历代文人对“文质关系”的深刻思考,形成了以“辞达”为基础、以“风骨”为灵魂的文章价值体系。

孔子所提的“辞达”思想无疑是中国传统优秀文风的基石。简单来讲,“辞达”意指语言表达清晰流畅。朱熹在《论语集注》中将“辞达”解释为“辞取达意而止,不以富丽为工”,强调以“达意”为文辞的最终目标,反对晦涩难懂和浮华空洞的表达。“辞达”思想贯穿了中国文章写作的历史。例如,唐代的韩愈和柳宗元针对骈文盛行和内容空洞的问题,提出了“文以明道”的观点,将“辞达”与“明道”相结合,推动古文运动回归“辞达”的传统。宋代的苏轼也积极倡导回归这一传统,认为“辞至于能达,则文不可胜用矣”。而明末清初的顾炎武则批判了明代八股文的“摹仿成风,辞不达意”,主张“文须有益于天下”,将“辞达”与实际应用结合。

南朝刘勰在《文心雕龙》中提出的“风骨”理论,代表了中华传统优秀文风的灵魂与象征。这里的“风骨”并不指特殊的风格,而是普遍意义上的优秀文风,强调语言的准确简洁和生动鲜明,文章的表达要有力且情感传达要具感染力。文中追求“风骨”的精神贯穿千年文脉,从初唐的陈子昂高举“风骨”的大旗,推动唐诗迈向辉煌,到近代的鲁迅以其犀利的笔触将这一传统推向新高峰,成为现代文章的典范,“风骨”始终是中国文章的精神基因。在技术主导的时代,重拾“风骨”传统不仅能为文章本体的正本清源提供支持,更是对文化精神的延续与传承。

中华文脉以“辞达”为基础、以“风骨”为灵魂所形成的优秀文风,能够为解决 AI 写作的程式化难题提供良方,同时也能以东方美学的智慧为全球语境中的文章困境贡献中国的解决方案。

《光明日报》(2025 年 05 月 07 日 01 版)

正文完
 0
小智
版权声明:本站原创文章,由 小智 于2025-09-21发表,共计1028字。
转载说明:除特殊说明外本站文章皆由CC-4.0协议发布,转载请注明出处。
使用智语AI写作智能工具,您将体验到ChatGPT中文版的强大功能。无论是撰写专业文章,还是创作引人入胜的故事,AI助手都能为您提供丰富的素材和创意,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您只需输入几个关键词或主题,AI便会迅速为您生成相关内容,让您在短时间内完成写作任务。
利用AI智能写作工具,轻松生成高质量内容。无论是文章、博客还是创意写作,我们的免费 AI 助手都能帮助你提升写作效率,激发灵感。来智语AI体验 ChatGPT中文版,开启你的智能写作之旅!
评论(没有评论)
利用智语AI写作工具,轻松生成高质量内容。无论是文章、博客还是创意写作,我们的免费 AI 助手都能帮助你提升写作效ai率,激发灵感。来智语AI体验ChatGPT中文版,开启你的智能ai写作之旅!